马云为什么要建立达摩院?
2017/10/12 11:20:00 浅黑科技

     早晨,我搜索达摩院,链接都指向少林。

     两个小时后,我搜索达摩院,链接全部指向阿里巴巴。

     刹那间,我瞥见了数据时代的“重定义”现象。

     仅仅依靠自己的影响力,阿里巴巴就改变了数据的流向。

     在云栖大会上,马云用他一贯的狂热发布了 NASA 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

     这是一个把科研和商业结合的工场。阿里巴巴未来将投入千亿,邀请上百位顶尖科学家在这个体系内“参禅练武”。

     但是,马云为什么要建立达摩院?

    

     马云自嘲不懂技术,但他有可怕的商业思维。

     商业思维的本质,是平衡“当下成本”和“未来收益”的计算。所以,你如果没有马云的梦想力,但有超强的计算力,同样可以“算”出和他相同的结论。

     我试着用“成本 VS 收益”的商业思维,推演了阿里巴巴建立“达摩院”的得失,我想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1、人是亘古不变的“历史方向”

     有一个细节。

     当马云漫不经心地说出,未来三年要向达摩院投入1000亿的时候,我身边的观众发出了惊叹。整个演讲中,掌声36次,笑声11次,惊叹仅此一次。

     这个数字大到出乎意料,观众惊叹的潜台词其实是一个疑问:“这么多钱,值不值?”

     用刚才提到的“商业思维”思考:

     阿里巴巴肯付出千亿向全球炙手可热的科学家伸出橄榄枝,这件事情从商业角度上看一定“不会错”。

     用一句大俗话说,就是这1000亿的投入,不是做慈善,必须带来超过1000亿的利益。

     换句话说,钱作为能量,花出去之后只是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能量存在。当然,这个利益不一定是具体的回报数字,而可能是一种更大格局里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是什么呢?

     我突然看到:抛开一切理想主义的光环,达摩院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与原力同在”的计划。

     来看看达摩院的第一批科学家委员:

     高文: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系统芯片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个国际标准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梅宏:青鸟系统主要创始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之江实验室副理事长

     黄如: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纳米尺度新型半导体器件、工艺技术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权威学者,

     Michael I. Jordan:美国三院院士,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泰斗,两位根目录人物之一,众多知名AI科学家的导师

     李凯: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提出分布式存储设计思想

     周以真: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任,定义了计算思维;

     Henry M. Levy: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用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

     Avi Wigderson:以色列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士

     这其中的每一个人,不仅代表了某一个领域的“原力持有者”,容易被人忽视的是背后也有着远不止千亿的产业方向。

     如果他们从现在开始,与阿里巴巴共同推进一个创新结构,把自己的科学研究转化成生产力,将在未来给自己和阿里巴巴都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

     今天的阿里巴巴如日中天,但诺基亚、黑莓、雅虎这些倒下的战友尸骨未寒。任何一个巨头距离倒下不过寥寥数月。

     如果找不到下一个跳板,今天的万众仰望就可能变成明天的冷眼侧目。

     毫不夸张地说,达摩院和其中的百位“院士”,很可能是决定了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产业竞争顶级格局。

    

     2、基础科学“铁定”是下一个风口

     接下来就要回答一个新的问题:优秀的科学家一直存在,为什么阿里巴巴选择在今天建立达摩院?

     马云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在阿里巴巴成立之初的十年,利润很低,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贸然投资做“研究院”,说不定一次就把钱搞没了。

     此为“资本”的问题。

     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马云没有提到,那就是:全球的商业红利正在迅速向基础工程科学方向移动。

     此为“机遇”的问题。

     科技的商业应用有一个基本规律:基础科学突破,导致基于此的商业应用爆发;商业应用发展遇到瓶颈,又呼唤新的基础科学突破。

     如今,这个循环正在发生又一次转换。

     以人工智能为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曾经说,人工智能的秋天到了。

     在他心中,基于目前的算法和基础计算机理论,所产生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等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接近极致。

     接下来人工智能质的飞跃很可能来自于基础理论的突破。

     这次参与创建达摩院的李凯 和 Michael I. Jordan,正是这方面的泰斗。

     在其他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摩尔定律构建了一睹铁墙,生生把 Intel 变成了“牙膏厂”。

     而发现天使粒子的诺奖热门张首晟,他的研究方向就是超导领域,一旦取得突破,将会彻底突破现在芯片的发热瓶颈。

     正在爆发前夜的量子计算同样可以突破人类计算的瓶颈,而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潘建伟也是这次达摩院的“十大金刚”之一,双方还在当天推出量子计算云平台。

     这些基础科学,眼看就要取得突破,它们背后显然是巨大的产业机会。谁第一个把新的理论产业化,谁就获得了未来十年的科技产业“霸权”。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他们恰好同时掌握“资本”和“机遇”,此时不建立达摩院,更待何时?

     至此,你一定可以从昨天那张刷爆朋友圈的图片中,读到不一样的信息。

    

     【马云和科学家】

     3、科学的刚需是“吃饱饭”

     马云现场立下“遗嘱”,要让达摩院的寿命超过阿里巴巴。“起码比阿里巴巴多活一年。”他想给这个国家留下“遗产”。

     这个愿景虽说充满家国情怀,但从商业上看似乎不可理喻。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过,马老师的设想是,达摩院更是一个公司,而不是一个部门。

     他知道这个设想有些挑战听众的认知,所以特地列举了三种“Research for”:

     Research for fun——为了快乐进行研究

     Research for profit——为了利润进行研究

     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为了解决问题进行研究,顺便挣钱还有乐趣。

     在他的语境中,前两个是其他研究院的愿景,最后一个是达摩院的愿景。简单来说,就是:

     顶级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人聚在一起,找到把各种最新科技进行商业化的方式。靠盈利来养活自己。

     阿里巴巴 CTO 行颠担任达摩院的第一任掌门,更是强烈传达出“自负盈亏”的商业诉求。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科学家进入商业体系,有一种“自降身价”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例子是:中国最近30年的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进入了世界商业体系,商业回报表面上是金钱, 本质上是让这件事情继续运转下去的燃料。

     一个科究项目涉及到很多协作体系,但这些体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凭着兴趣和热血才加入的。

     马云对比了中美意识差异。

     中国的科学家和商人对立感更强,而在美国有成就的教授每一个看起来都像商人。事实证明,美国文化中科学和商业的合作态度创造了很多成果。而历史证明那些通过商业模式放大之后的技术,最终真正流传下来,成为下一代技术的基石。

     达摩院至少传达出这样一种声音:商业化,对科学来说是一种尊严。

    

     4、达摩院是阿里巴巴解决未来麻烦的武器

     基础科学应用研究,花费的时间精力和所承担的风险,显然都比纯商业要高得多。历史上的美国先靠一百年追赶,又靠二战奠定霸主地位之后,才开始投入大量的资源到基础科学研究。

     事实证明,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的核能、计算机、互联网等等基础研究,带给美国另一个100年的领跑优势。

     今天,正好有一个有趣的巧合。

     最近阿里巴巴的市值追平了美国对标公司亚马逊。

     这种追平在达摩院成立的这一天,有了更多标志性的意义。

     从电商来看,阿里巴巴的交易量已经超越亚马逊数倍,

     从云计算来看,全球范围内牌桌上只剩下了中美两国的企业。阿里云总裁胡晓明预测,未来半年到一年,阿里云就会遇到亚马逊遇到的“坑”,这说明,二者的发展程度差距已经在一年以内。

     从其他方面来看,由于中国具有更密集的人口和更复杂的工业体系,所以在城市交通和智能制造方面,阿里巴巴会遇到比美国企业更多的麻烦,也就能积累更多的技术经验。

     简而言之,无论从什么指标来看,阿里巴巴已经和美国企业分庭抗礼的形势。这种情况下,达摩院就可能在未来某一时刻成为杀手锏。

     十年前,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几乎都是能源公司;现在,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十年后,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大概率会来自达摩院关注的领域。

     马云和阿里巴巴,用一千亿买来的,正是这个概率。

     不过,在马云心里,也许对抗和存亡并没有那么重要,达摩院并不是为阿里巴巴护航的巡洋舰,而是留给世界的礼物。

     正是因为这个礼物要留给后世,它才必须自己坚强,自己成长。就像所有的孩子,可以独立生存,可以抵御风雨和恶意。

    

     据说,达摩院这个名字是两周前马云在美国偶尔想到的。

     相传,地处少林的达摩院曾是达摩禅师修禅习武之处。他九年面壁,终日默然,终开禅宗一派,万代传承。

     这可能是一种凶猛的隐喻。

    

     本文作者史中,科技媒体人,微信:fungungun,欢迎交流。

     --- END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浅黑科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