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杭特:为什么老湿父更看重“防”?
2018/1/10 14:18:41 浅黑科技

     一枚导弹飞跃广袤的海洋,蒸腾的沙漠,向我们的核心目标坠落而来。

     在距离边境一千公里之外,这枚导弹被雷达系统捕获,在零点一秒之内,反导系统计算了敌方导弹的型号,速度,可能目标,触发了防御机制。

     几颗反导导弹从不同的位置发射,以围剿之势在天空中向目标冲去。对方的导弹迅速躲闪,但是由于它的可能路径已被封堵,系统计算无解。刹那间,入侵导弹所需转弯半径大于机械载荷,躲闪不及。

     在边境外的天空中,一阵绚烂的烟花。

     国境线内,人们往来如常。

     这是一次完美的防御,也是一场完美的隐喻。

     在杭特眼里,互联网世界的攻防大战,恰恰是以这种方式呈现。画面美丽而朋克。

     “黑客”杭特:为什么老湿父更看重“防”?

     文 | 史中

     杭特是一个黑客。他名字的意思不是“杭州特别屌”,虽然他工作在阿里巴巴。“其实这个名字是“Hunter”的音译”,他一脸骄傲地向我解释。一瞬间我还是被他风骚的走位惊呆了。

     杭特是中二男里的老炮儿,从八十年代就浸淫在各种动漫的海洋。自己的花名也是源于最喜欢的动漫《全职猎人》(Hunter x Hunter)。

     所谓读书破万卷,动漫他读了万卷不止。

     不过,他不齿什么 Cosplay,也不去拆奶罩(ChinaJoy),他只是感受那些热血的世界,然后在内心盛开一片花园。这让我相信,他是那种会享受“精神马杀鸡”(Spirital Massage)的人。

     有了这样的认知,眼前这个中年大叔的脸也就不那么违和了。

    

     阿里安全资深专家兼动漫爱好者,杭特

     一、会“防”的是师傅:举个足球比赛的例子

     某种程度上说,中二男杭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本来,黑客这个群体的 Slogan 就是批判、反叛,结果杭特比他们还批判,对这些同行的思维模式感到很捉急。一捉急,他就想“开炮”。

     中国安全研究根本没有战略可言嘛!天天去挖漏洞打比赛,锻炼出一堆“攻”,对产业有什么帮助?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在整个安全产业里处在什么战略位置,很多人都不会想!

     中国黑客只知道攻、攻,其实他们都在自己的“舒适区”,根本没有尝试建立防守的体系化思维嘛!

     总之,他言外之意就是中国黑客们大多有点跑偏。

     这让我一度怀疑,面前坐了一个牢骚满腹的中年油腻黑客。虽然他说的也是事实。

     我觉得要解释他的思路,可以类比足球比赛

     很多球迷觉得足球就是要对攻,如果两边都玩铁筒防守,那还踢个什么劲?不过,真正顶尖的足球队,比如意大利,他们就把防守战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我觉得这倒不是因为意大利人是缩头乌龟(虽然在打仗的时候他们经常这样),而是因为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防守体系在对抗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注意,我说的是体系。

     这里要明确一点,球队的目标是获胜,而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再说一遍,球队的目标是获胜,而不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如果全力攻击,当然有可能打出更精彩的比赛。但是,输赢从来不是儿戏。特别是在网络攻防的战场上。

    

     两国在网络上角力,暗流涌动,四野并无观众,也没人关心你是不是用漂亮的左勾拳长驱直取对方面门。只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你有没有被对方攻破,你的核心机密有没有被对方窃取。其他都是扯淡。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也是如此。

     纵然很多黑客觉得攻击才是世界上最酷的事,但说到底,酷不能当饭吃。还记得太极大师雷雷么。。。花拳绣腿结局往往不美。

    

     我知道,输了是因为地滑。。

     没错,说到这,我才理解这位81年出生的老黑客在说什么,他说的不是企业应该怎样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他在用自己的“血泪史”告诉年轻人怎么才能有饭吃。

     二、“防”要有套路:齿轮、机器和战舰

     防守是一门有关体系的哲学,攻击者可能永远都不懂。

     对手向你的脸挥拳,用手捂脸肯定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别人打你的脸,你可能要俯下身来,向他的小腿飞起一脚。这甚至都不需要经过你的大脑,而是属于肌肉的固定记忆。头疼抱头脚疼护脚,肯定是个小徒弟所为。

     我想用城池作个比喻。

    

     为了防止敌军来犯,守军如果时间来得及,一定不是原地直接死磕,他们需要筑城。城防需要几大要素:

     1、坚固的城墙:城墙的每一块砖都要环环相扣,不能有丝毫的缺口。

     2、平稳的接缝:两条墙之间的接缝要平稳顺滑,不能有丝毫裂缝,也不能给敌人留下攀登的抓手。

     3、防守的套路:城墙之上的守军,要针对敌人可能采用的各个进攻方式,提前进行演练。例如敌人架起了攻城梯,守军小队要如何掀翻。敌人向上放箭,守军要如何支起盾牌。必要的时候,需要制作专门的反制机器。

    

     专门的反制机器,就像这样。(来自抗饕餮神片《长城》)

     你可能明白我在说什么,防御很重要,但我说的不是单点防御,而是体系防御。这也是杭特这么多年用“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网络防御中,对方的黑客可能用各种姿势攻进来。防御的方法也应该像刚才说的城池一样成体系。杭特说了三个挺开脑洞的认知,我想分享给各位盆友:

     1、风险要“收敛”

     企业的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没有经过安全思维的设计,可能每个环节都会出问题。

     黑客是什么人,那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票人。逻辑再缜密的系统都难逃被他们攻破的命运,何况很多时候,程序中还会混入一些小白程序员写的代码。

     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安全威胁就“不收敛”。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出问题,更别说防护了。

     什么叫“收敛”呢?就是要在大多数逻辑简单的环节,尽量把风险可能控制在零。而把可能出问题的地方,聚拢在有限的几处,然后重点防御。

     这就像市政输水系统,管路本身都是厚厚的材料,但凡输水系统出现泄露,一定是管道的接缝处。这样,我们就说:输水系统的风险被收敛在了接缝处。

    

     风险被收敛在接缝处

     对应在企业安全防护中,一些数据的流转过程,绝大部分情况可以“全程加密”,这就导致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即使万一泄露,对方也无法解密,从而大大降低了出问题的可能。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是有可能设计出一套大大提高安全性的系统的。而这种设计,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瞎忙活合算的多,因为它的风险是“收敛”的。

     2、防护强度要“可度量”

     当然,首先风险要“收敛”,然后才能“可度量”。不收敛的风险是无穷大。

     我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吧:

     现在人们都知道,不能抱着婴儿坐在副驾驶座位,因为如果遇到碰撞,人根本抓不住怀里的婴儿。如果这样做,风险是“不收敛”的。

     那怎么解决呢?

     1、婴儿坐后排;2、使用儿童汽车座椅。就像这样↓↓↓

    

     每个婴儿座椅都有严格的碰撞测试(如果不是山寨的),它会告诉你,在多高的速度之下,能够保障儿童安全;时速100公里时如果发生碰撞,伤亡的概率又是多少。

     这就叫防护强度“可度量”,你可以用加减乘除算出来所面临的风险。

     说回企业安全。

     毕竟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一般都是数据,所以杭特还是用“数据加密”举例。

     加密的强度是数学化的,而破解加密需要“暴力破解”(简单理解为穷举法)。根据现在芯片的算力,以及技术水平,可以算出破解一个秘钥所需时间的平均值。这个数值,就是可度量的风险。

     他说。(对了,忘记说了,杭特是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的,膜拜一下 Orz)

     当然,国家规定的“等保合规”,其实就是为了让风险“可度量”。只不过杭特认为除了国家的要求之外,企业还应该有更严苛的自我要求。

     只有“可度量”这个前提存在,才可以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战略。杭特举了几个很科幻的例子。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专门负责顶尖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他们有一些有趣的项目,比如:

     电路的设计到流片,要求以月为单位完成(在普通世界基本是以年为单位);

     火箭的发射计划设计,要以天为单位完成;

     无线形式的骨干网,要做到 100G 的速度。

     扯得有点远,不过你现在应该理解,地球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人是如何利用“可度量”来规划战略了吧。用杭特的话说,“中美至少有十年的差距”。

    

     美国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土星五号,这张照片是当年美国科技碾压全球的标志,也是激励每个中国科学家的符号。

     3、要把人的经验固化成自动化程序

     说到经验固化,你可能有点蒙。但如果我说“套路”,你就理解了。

     之前我说的所有例子,其实都可以总结为套路:

     足球比赛中的防守战术,是套路;

     城墙上的御敌战法,是套路;

     企业安全防护的体系,是套路;

     你可能会说城市套路深,我想要田园牧歌。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赢,那就必须要有套路。看看中国足球,你就知道不懂套路有多可怕了。

     现在的问题是,仅仅懂套路都不好使了,你还要比对手更快地使出套路。

     比如,我们的先人发明了火药,甚至知道用火药可以制造杀伤性武器。“利用火药和机械原理制造杀伤武器”,这就是套路。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套路不如英国人深,他们把火枪这种套路固化得更好。

    

     鸦片战争时,我们也是有火器的,只不过从技术固化的角度来讲,有点 low。

     结果是,在鸦片战争真刀真枪的对抗中,交战的时间被限定,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自动化工具在对抗中更有效率,我们输了。(至少战争本身是如此)

     在网络安全攻防中,同样如此。

     举一个例子——软件的行为分析。一个程序是好是坏,很多时候要通过行为才能分析出来。而传统的安全研究,需要研究员来手工逆向。不过,杭特带领兄弟们做了一套自动分析系统,每一条指令都可以被自动化分析,这就是专家经验固化的一个例证。

     至于顶级黑客大赛 DEFCON 上出现的机器人自动攻防,也正是机器固化人类经验的一次顶级尝试。

    

     在美国顶级黑客大赛 DEFCON 上,DARPA 组织了一次机器人自动攻防。图中五颜六色的货就是参战的机器人。

     我仿佛看到了赛博世界中一艘艘金色的战舰,他们可以自动编队,甚至自动变形,用毫无摩擦的运动轨迹,抵挡对手的进攻。他们是我们文明的记录者,他们也成为了新的文明。

     我们千万年经历的一切,皆如此。

    

     杭特曾经在黑客的“黄埔军校”绿盟工作8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兵。他目睹过最激烈的对峙,排演过最华丽的进攻。

     如今,他坐在我对面,笑容满面。他选择成为一个防守者

     end

     对了,杭特最近准备组织一次网络攻防大赛,名叫“阿里安全软件供应链大赛”,这个比赛脱胎于杭特对于网络安全的理解,专门考验防御者的体系化思维。用他的话说,就是“真正对产业有用”。

     他欢迎你们报名。

    

     再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史中,是一个倾心故事的科技记者。我的日常是和各路大神聊天。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可以加我微信,shizhongst。

     不想走丢的话,你也可以关注我的自媒体公众号“浅黑科技”。

     戳蓝字查看更多内容

     黑客故事

     黑客李均歪传

     痴人赵武:我还没打算和命运握手言和

     草根黑客K0:梦想很贵,但值得一试

     “95后”黑客单好奇:再推一把自己

     黑客小灰灰: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Oscar:我对人生的期望

     十年前的黑客哥们,现在可还好?

     妖妖灵吗?我是个黑客,我被黑客给黑了

     你有勇气和这三个未成年黑客比一比谁更XX吗?借你三个梁静茹

     风云观点

     Fortinet|苹果资本|双面黑客

     美国大断网全纪实

     周鸿祎:未来的世界属于怪咖

     张溪梦:“增长黑客”的四认知

     李鸣雷:我眼中的云安全

     “君有漏洞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

     刘刚:威胁情报和反病毒

     王博:认真做人脸识别

     “情报薛”:我要做的威胁情报

     肖力:时间会把一切还给我们

     探索好奇

     大数据“读心术”|二维码破解

     达摩院 |破解ofo

     科幻巨制《天猫双11》

     “摸屁股盗刷术”

     CCF-IFAA科研基金

     神龙云服务器

     膨胀的iPhone 8

     揭秘:两张A4纸破解人脸识别

     浅黑科技,让技术被读懂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浅黑科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