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基音”慧星兰全球首次亮相
2018/3/24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让美丽中国

     和绿色非洲一路同行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兰花多样性研究组自主培育的杂交新品种——“中非基音”彗星兰(Angraecum SAJVOL Base)将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上向全球首次亮相。

    

     在兰花温室中培育的“中非基音”彗星兰 Angraecum SAJVOL Base

     ”中非基音”彗星兰是彗星兰属的杂交种。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的支持下,辰山植物园成功引进栽培了该品种的父母本植株。

     前不久,该兰花新品种已成功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进行国际登录。

     该新品种的母本牙色彗星兰Angraecum Veitchii(Angraecum sesquipedale xAngraecum eburneum)是著名的“达尔文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又称大彗星兰)的后代。该新品种的父本是无茎彗星兰(Angraecum leonis)

    

     新品种父本无茎星慧兰 Angraecum leonis

    

     新品种母本牙色星慧兰 Angraecum Veitchii

     彗星兰属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是喜欢生长在树干或岩石上的附生型兰花,属于引种困难的珍稀种。在国内的气候条件下,彗星兰无法自然生存,人工杂交也非常困难。

     科研人员在精心调控下让父母本花期相遇。待开花后,在花朵展开后的三天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需用透气纸袋将花朵包住,防止昆虫将其他花粉带入到母本蕊柱中。

     由于兰科植物在自然环境下很难萌发,因此在授粉后3-4个月种荚成熟时,即可摘下进行无菌播种。通过10个月的无菌培育,在小苗长至5cm左右时移出培养瓶,将其栽培在室温20-25℃,湿度70-80%的温室中,避免阳光直射。

     目前,“中非基音”彗星兰在兰花温室中栽培已三年,F1代植株已表现出父母本优良的遗传性状。

    

     ”中非基音”彗星兰国际登录证书

     今天(3月23日)至4月8日,”中非基音”彗星兰将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上正式亮相,公众们马上就可一睹他的真容啦。

    

    

    

    

    

     走进非洲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科学院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http://www.sinafrica.cas.cn

     电话:+86-27-87700875

     邮箱:sinafrica@wbgcas.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