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中心为肯尼亚“四大发展目标”之农业安全献计献策
2018/4/22 17:34:36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让美丽中国
和绿色非洲一路同行
由中国驻肯大使馆、肯尼亚外交部和肯尼亚工业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肯尼亚“四大发展目标”研讨会于4月20日在内罗毕举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肯尼亚交通部部长马查里亚、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卡玛乌、工业化部常务副部长玛伊娜及中肯商界代表和中肯媒体参加会议。
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应邀参加研讨会,并就肯农业安全领域发展向会议建言献策。
肯尼亚交通部长马查里亚宣读了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为本次会议发来的贺辞。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在致辞中表示中方将着力采取十方面举措,更好助力“四大发展目标”落地实施、开花结果。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在研讨会上致辞(余泉摄)
他说,中方将鼓励支持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加大与肯方机构合作力度,研发和大面积推广玉米、水稻等先进种植、加工、存储技术,淡水鱼养殖等实用技术,大力促进食品安全。

肯尼亚交通部部长马查里亚宣读总统的致辞(余泉摄)
中-非中心副主任严雪研究员应邀参加研讨会,并向肯方各界人士介绍了中-非中心农业科学家近几年来的工作成就,阐述了中-非中心为肯尼亚粮食安全所设定的三项规划,包括“玉米三吨计划”、“水稻八吨计划”和“葡萄产业打造计划”。

中-非中心副主任严雪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卢朵宝摄)
中-非中心对非科研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目前,中-非中心科学家着眼于肯尼亚粮食安全,通过引进中国新品种、优化水肥管理和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根据3年来的预研成果,提出将肯尼亚第一大农作物玉米和第三大农作物水稻的产量分别由1.6吨/公顷、3~5吨/公顷,提高到3吨/公顷和8吨/公顷的规划;同时计划在肯尼亚打造鲜食与酿酒葡萄种植产业,以提高肯尼亚部分地区居民收入。
中-非中心还积极发挥其平台服务功能,努力推进向商务部申请在肯尼亚援建“中国-肯尼亚水稻研究所”,并组织实施后期运行。计划通过筛选和引进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示范先进种植技术、培训农业生产骨干人才队伍、农产品加工展示等综合方案的实施,为非洲国家切实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帮助”。

中-非中心位于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JKUAT)的水稻试验田
中-非中心也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生态环保、联合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对非务实合作,以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与非洲8?个国家的?15?家科教机构联合开展了45项事关非洲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合作课题,招收非洲留学生122名,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00余人。
肯尼亚“四大发展目标”在该国被称为“Big Four”,是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新任期伊始提出的国家发展五年计划,内容包括制造业发展,全民医保,保障住房和粮食安全。
这四大发展目标都有具体的数据要求。肯雅塔提出,到2022年,使制造业占GDP比重增至15%,制造业就业人数达40万,建立覆盖肯尼亚全体人民的食品安全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并新建50万套保障住房。
非洲要闻 | 中肯各界人士共商肯尼亚“四大发展目标”下合作机会
非洲要闻 | 中国和莫桑比克水稻合作项目喜迎丰收

长
按
关
注
走进非洲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科学院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http://www.sinafrica.cas.cn
电话:+86-27-87700875
邮箱:sinafrica@wbgcas.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