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流感君
2023/3/5 18:49:38 哲眼看中医
滚蛋吧,流感君


流感爆发。不过不用慌,不用怕,有中医为你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呢。
“感冒”一词成了朋友圈的热门词。有人说自己“鼻涕流河”,有人说“高烧几天,全身痛。”
如果得了普通感冒,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即可痊愈;但是如果患上了流感,就要加以重视,以防疾病进一步发展。那么是否得了流感,我们怎么判断呢?


发热是流感最主要表现

流感是由呼吸道传播和感染的,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干、咽痒、咽痛、咳嗽、咯痰等。流感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热,一般都是38.5℃以上的高热。不过一些乙流的病人、免疫力比较差的病人、既往打过疫苗或发热早期的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热。
流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身症状比较重,包括头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甚至有的病人没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只有全身酸痛、头痛这些表现。还有少数病人表现为胃肠型流感,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就诊。所以,即使您没有呼吸道症状,医生也有可能要为您做流感的筛查

4点帮你判断是否“中招”

流感有几个特点:
1.流感传染性比较强,所以明确的流感诊断有利于指导您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人。
2.流感是病毒感染,和嗓子发炎、扁桃体化脓等不一样,要用抗病毒药进行治疗。大家常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都是针对细菌的药,对病毒没有效果。
3.流感比一般的病毒性感冒症状更重,发热温度更高,病程更长。明确诊断有利于判断预后。
4.流感有相对特效的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而这些药只对流感病毒有效,对其他病毒没啥效果,所以不是所有病毒性感冒的病人用这些药都有效。

中医用药思路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在与瘟疫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如今医学昌明,造成大批人死亡、毁灭性的瘟疫不多见了,但是传染力强,病死致残率较高的传染病,还时有发生,比如十几年前的非典,前几年的禽流感、手足口,以及每年冬季的流感大流行。
曾经应对非典,中医就有很大的优势——不死人、恢复快、没有后遗症。正是看到中医在抗击非典中的作用,从政府到民间才开始重新重视起了中医。
这条小小的段落摘自彭宪彰《叶氏医案存真疏注》,所描写症状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在的“流感”,但是“冬温咳嗽”是冬春季普遍多发的病症,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临证的思路。
冬温(冬春季)咳嗽,忽值暴冷,外寒内热,引动宿痰伏饮,夜卧气冲欲坐,喉咽气息有声。宜暖护安居,从痰饮门越婢法。
麻黄 甘草 石膏 生姜 大枣
疏注
小青龙汤证,乃外有寒而内有饮者;
大青龙汤证,乃外有寒而内有热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乃发汗不解,热邪内迫而为肺热者。
若此证,冬温(冬春季)咳嗽,又忽值暴冷,外寒内热,引动宿痰伏饮,夜卧气冲欲坐,喉咽气息有声。
与以上三证相似而实不同。倘施以大青龙汤或小青龙汤,则辛温之药必助其热;倘施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则无以兼顾宿痰伏饮。
择其方药能与证相合者,其唯越婢汤乎!因外有寒者,麻黄足以散之;内有热者,石膏足以清之;内有宿痰伏饮者,生姜、大枣、甘草足以和之也。
方解
此乃足太阳、阳明经之药。汪讱庵说:“风水在肌肤之间,用麻黄之辛热以泻肺,石膏之甘寒以清胃,甘草佐之,使风水从毛孔中出。又以姜、枣为使,调和营卫,不使其发散耗津液也。”
按语
汪氏此解甚当。叶氏借用此方以治外寒内热,引动宿痰伏饮,夜卧气冲欲坐,喉咽气息有声者,想必有效。然案末有“宜暖护安居”一语,亦不可忽视,否则病虽愈而复发,徒药何益?

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



咨询|问诊|交流



关注我
!
按住
、
识别

问诊|交流|分享



钟意此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哲眼看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