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狼真的来了?郭树清称押注房价会付出沉重代价
2021/6/10 18:34:41凭栏欲言 凭栏欲言
文:凭栏欲言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其中提及:“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不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品味了一下,大概可以品味出双重含义:
1) 降低资金炒作外汇、黄金和商品期货的预期,使价格可控,这是通胀预期控制。
2) 警告不要押注房价。
郭树清多次强调房价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表态本身就会压制房价预期(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此外,灰犀牛表态之后,多种控制房价的手段也陆续出现。
![](/asp/image.asp?m=0&w=gh_83db07cad0b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BrWzZpF06jibibnXgwnQCr8IOB1ibsQTS4G5ANow02TGQianMXjAlHAgP3dv3hmVnPriaibWeX1lCnic9JdGrlWTOH2Q/640?wx_fmt=jpeg)
房地产,狼真的来了?
01
通胀如期而至
随着时间的发展,各种层次的因果关系前后连贯会越发清晰。
在本次发言中,郭树清认为发达国家超常规举措带来了负面效果溢出,郭树清提醒:“通胀象约定好了一样,如期而至,将要持续的时间似乎也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痛苦的应对措施(注,加息)。
中国来看通胀仍然不高,但实际通胀压力并不小。5月份中国PPI已经达到9%,为近13年来的最高值。
![](/asp/image.asp?m=0&w=gh_83db07cad0b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BrWzZpF06jibibnXgwnQCr8IOB1ibsQTS4vYgibfYRibQszqadgNzjj3q4l16PzEUMgEica1G6uKegX5z7jiavcdCquw/640?wx_fmt=jpeg)
但CPI才1.3%,PPI向CPI传导非常艰难:
1) 消费端。由于居民收入增加缓慢,居民贷款多投向房产,对消费的拉动不足,消费端仍然萎靡。
2) 生产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持续,生产端产能得到维护。
供给过剩需求萎靡将通胀压制在低位,但通胀隐忧随着PPI的上行愈发严重。
02
空转问题和银行风险
PPI传导艰难导致通胀可控,却也导致了两个问题:
1)空转问题。中下游企业同时面临生产端成本上涨和需求萎靡难以涨价的问题,依赖经营实现盈利难度剧增。资金或被迫从其他方面寻找补偿,押注通胀(黄金、商品甚至外汇)或押注金融(房股等)是两个主要方向。结果是要么商品外汇黄金涨,要么房价涨。前者会加大货币收紧压力,导致风险集中暴露。后者暂时没有货币收紧压力,但会加大系统性风险压力。
2)银行风险。逆周期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显然是以银行风险积累为代价的。
03
银行风险来源
郭树清同期发言表示:“要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预计将有一定比例最终劣变为不良。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相当数量的政府融资平台偿债压力很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债务违约比例上升,加剧了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银行风险来源:
1) 房产泡沫风险对银行的传递。
2) 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对银行的传递。
3) 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对银行的传递。
4) 中小微企业逆周期信贷风险对银行的传递。
04
银行风险控制手段
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有风险就得控制风险,为控制银行风险:
1) 发行永续债。主管机构意图以永续债来提高银行资金金,本意是当银行发生风险时,先亏的是资本金,只要资本金充足,就可以将风险传导链截断,不至于影响其他机构。但永续债的认购主体是银行理财、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各类机构,恐怕有相当部分永续债都是银行互持。这种模式下,当一家银行发生风险时,其他银行仍然会发生亏损,风险传导链根本无法截断。永续债控制银行风险的效果有待观察。很可能一旦出现风险,一家银行出问题,一片银行出问题。
2) 控制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尤其是房企风险。房企三条红线出台。
3) 扩大直融。可以将银行风险转嫁出去。但直融资金的政治觉悟很低,全靠盈利驱动。上涨的市场才能吸引直融资金入场。推动市场上涨需要货币政策支持,这可能反会加大房价泡沫风险,导致更大的银行风险。
4) 控制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
其中,又以房为最大的宏观系统性风险,一直没有得到控制。
而逆周期支持小微企业政策一直持续,在这一点上,银行风险并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一直在加大。
05
抉择
控制系统性风险,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控制银行风险。
目前中国通胀仍然较低,通胀对货币政策约束不大,银行风险似乎仍可以被掩盖。
但PPI很高,大宗上涨迅速,中小企业受到两头挤压盈利困难,有动力将资金投入空转炒作,这可能会推动大宗继续上涨,继续刺激资金加大押注,最终推动PPI向CPI传导。
这会加速通胀隐忧,倒逼货币快速收紧。如果货币快速收紧,可能会导致银行风险集中爆发,不利于系统性风险控制。
应对办法或需要减轻通胀隐忧,换取时间窗口来解决问题。
非货币型减轻通胀隐忧办法:
1) 行政型干预。上层多次召开会议,要严控大宗商品涨势,以及投放国家储备的猪肉和粮食稳定市场等。
2) 预期干预。郭树清表示,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这有调控预期的效果。
预期干预和行政干预,可以延缓通胀上行,留出货币空间,换取解决问题的时间。但仅能治标,唯有货币才能治根。
货币治根也有两重影响:
1) 趋势对预期的影响。
2) 货币量对价格的影响。
其中,货币趋势影响价格预期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小,效果更好。
央行货币政策显示出一些转紧趋势,6月9日,国库现金定存加息25基点。
![](/asp/image.asp?m=0&w=gh_83db07cad0b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vBrWzZpF06jibibnXgwnQCr8IOB1ibsQTS45icR3NSyqnibqPDqoL5qibc4ZibtKZZPsic3CkAT3Qa3DWKqiaNWPfib4ibVYw/640?wx_fmt=jpeg)
控制通胀隐忧指向货币趋势向紧,此背景下,银行风险加大:
1) 直融吸引力下降,转嫁风险会更困难。
2) 永续债风险也更容易被蓄积于金融体系之间(趋紧时,债券收益下降,更难吸引民众购买)。
3) 中小企业逆周期支持政策加速风险向银行传递。
4) 房的风险,或因货币趋紧而受到一定影响。
5) 地方隐性债务更容易暴露。
6) 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房企风险更容易暴露。
银行多种风险面临共同恶化,很容易发展成系统性风险。
时间窗口已经非常宝贵,利用时间窗口逐次解决问题迫在眉睫,优先解决哪项风险或需要尽快作出抉择。
抉择或早已作出。
从“房产灰犀牛“到“押注房价将付出沉重代价”,从三条红线到釜底抽薪(卖地收入划转税务)。
银行风险在加速积累,关于房的措辞和手段也越来越凌厉。
房产,在经历过很多次狼来了之后,狼大概真的来了。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凭栏欲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