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 谁该为人口焦虑?
2021/8/25 20:47:51 凭栏欲言

     文:凭栏欲言

     1990年,小品“超生游击队”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一定很难想象,有一天还需要鼓励生子。

    

     超生游击队往前三年,中国出生率录得历史最高记录23.33,此后一路下滑,至2020年跌至8.5(倒推计算,非公布数据)。

     这是有统计以来最低!

    

     生活似乎越来越好,孩子却在越来越少。

     曾经改变了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多子文化,终究步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

     01

     负增长可怕吗?

     一个问题是,人口数量如果下降,真的值得焦虑吗?

     1) 对比来看,目前世界上多数富国人口其实并不多,反而是很多穷国都拥有大量人口。

     2) 能量来看,无非就是地球接收太阳能,然后通过各种间接或直接的方式被人类使用,人口下降难道不是增加人均能量?

     3) 人均收入来看,人口增加可能会对社会分工有点帮助,但肯定会导致人均资源下降和人均环境的恶化。

     在(土地甚至太阳能)恒定背景下,多生(有时是多子文化的错位激励或避孕手段缺失,会造成无视现实的人口超生)或许还会诱发问题(马尔萨斯人口问题)。

     但少生一点真的是问题吗?

     02

     谁在焦虑中减少生育?

     研究人员曾把老鼠放在一个露天的围场里,同时放进许多食物,让老鼠们自由地繁殖。鼠群的数量增长到某一水平,然后就稳定下来。这种稳定原来是由于老鼠太多而使雌鼠生育能力减退,于是它们的幼鼠少了。人们把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称为“压力”。

     “压力”源自对资源获取难度加大的预期,在鼠群过于密集的时候,铭刻在基因里的预警会被唤醒,提醒老鼠未来获取资源的难度可能会加大,过多生子可能会发生饥荒,反不利于基因延续,基因就会抑制雌鼠的生育能力,重新估算生育的“最适量”,自动进行“计划生育”。

     而人类的觅食习惯已经彻底改变,已经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从自然系统里获取食物。

     人依赖社会系统获取资源,人类幼儿的养育难度显然比老鼠幼崽高得多,人类幼儿不但需要父母的喂养,还需要长时间的知识与技能教导让幼儿有能力在社会中生存(并有足够的繁衍吸引力)。

     社会越发展,社会生存需要掌握的技能就越高级,幼儿(学习和成长)对资源的需求越多。换言之,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对幼儿的质量要求,决定了父母的投入预期,而“社会压力”则是父母对社会资源获取难度的预期。

     两个因素:

     1) 资源投入预期。经济社会的复杂化会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父母需要进行更高的资源投入来保证质量。

     2) 资源获取预期。经济社会的复杂化演变依赖于稳定的规则,有规则就有投机,越是稳定的规则,针对规则的投机越多。这一现象会导致,越是复杂的经济体系,投机越多(理所当然美国最多),非生产性分配(包括财富性分配)所获越多(想起来一条消息,浙理工某硕士发了篇Nature,却被曝已回安徽老家当公务员,品味下),年轻一族会因历史财富积累不足无法从财富性(非生产性)收入中获益,获取资源难度预期加大。人无法像老鼠一样以“压力”驱动基因做出改变来减少生育,但会主动采取节育措施。

     准父母潜意识里会综合考虑两个预期来平衡生育数量与生育质量的关系,估算生育的“最适量”,以求资源投入会“最大化”的有利于基因繁衍。

     当(投机规则现象增多)社会压力加大时,当社会复杂性升高时,年轻一代少生其实是个顺理成章的选择。

     对生物来说,生育问题是个体针对(自然或社会)环境变化的自然反应,压力大时少生,压力小时多生。它似乎只是个私人问题。

     一只老鼠减少生子会引发鼠群焦虑吗?为什么私人减少生子却为何会引发公共焦虑?

     03

     谁在焦虑生育问题?

     减少生子,意味着红利越来越少,负担却越来越重。养老金负担会越来越大,养老金窟窿会越来越大。养老金池子实际上应该是所有已出生人们的风险共担,但问题是,有规则就有投机。养老金窟窿意味着已出生人们享受了红利(收益),窟窿(风险)会交给尚未出生的人去填。养老金当然不会是唯一的窟窿,窟窿多了,新生人口所需承担的风险转嫁就多,就越需要生育率。

     社会财富分配被明显扭曲,非生产性分配(财富性分配)比例越多,越需要更加庞大的生产阶层才能负担,对生育率要求越高。

     对于社会来说,没有更多的新生人口,养老风险转嫁和非生产性分配过多问题就会暴露。

     你的生子,他的焦虑。

     其背后的差异是,在农业社会或动物种群中,生育问题是个风险自担问题,不会对其他人(或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而现代社会却会将个人风险和后果对系统转嫁,从而让生育问题变成了系统稳定性问题。

     一边是就业难,超过35岁就业无门;一边是鼓励生孩子、延迟退休;

    

     社会其实并不缺人,缺的是背锅的人!

     04

     升华的文化

     你的生子,他的焦虑!这似乎成了一个矛盾,进而形成了文化上的分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是除血缘外最稳固的社群联系纽带,文化差异越大,敌意越强,文化代沟越深,对抗越强。

     吃不饱饭的年代为何仍要多生?甚至连强制性计划生育似乎都无法遏制多生的意愿?

     主要就是文化原因。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会受到文化与现实的双重影响,但动物只会受现实影响。

     农业文化对(体力)劳动力的重视、生产队按人头分配的模式,刺激多子文化升华,多子文化(社会舆论强调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升华又反过来放大个人生育率,刺激人们背离生产匮乏的现实进行多生。

     而当前社会显然已经不同,分配模式早已脱离了人头分配和体力劳动分配,甚至开始脱离智力劳动分配,非劳动性分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加大了年轻人的社会压力,压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社会压力出现的时候,文化总会进行自愈,进而出现升华现象,反过来影响整个时代。

     80年代,顽主文化风行,以崇尚顽劣的生活方式去调侃特定年代;

     90年代,日本泡沫爆破后,年轻一代开始寻求宅文化,自求安慰;

     欧洲大陆在18-19世纪,深感中世纪以来宗教和文化令人窒息,浪漫主义作家自寻出路,解放情绪,完成精神快乐;

     两晋南北朝,两晋狂士放浪形骸自求真趣。

     现在,躺平文化自求解脱,年轻人的文化升华,会不会影响整个时代?

     05

     生育的反身性

     文化演变是一个慢变量,形成或扭转皆需要漫长的时间,有时甚至会跨代(温和文化差异就叫代沟)。

     老实说,中国生育率(短期)改善或许真的需要寄望于70-80年代,有两个原因:

     1) 这一年代买房较早,多数受益于财富性分配(早早买了房),社会压力较小。

     2) 这一年代受多子文化烙印较深,但凡条件能够达到,生育意愿都比较高,与当前社会主流声音(鼓励生子)更为契合。

     但90后或更少人从财富性分配中受益,更容易因对现实问题的不满自发形成非主流(躺平)文化,非主流文化在与主流文化沟通时,经常存在对抗(叛逆)心理,即主流声音越让我干嘛我越不干嘛,更容易出现越是鼓励生子我越不生的现象——哪怕条件允许,我就是不想多生。

     文化(代沟)对抗会反过来加深90后少子化问题。

    

     反身性!

     06

     解决?

     显然,提高生育率目的是为了解决系统安全问题,但提高生育率或需解决一些前提:

     1) 资源获取预期。减少对分配的扭曲,降低资源获取难度,减少财富性分配,提高劳动性分配,改善收入预期。

     2) 资源投入预期。修正社会风险共摊(转嫁)模式,减少将风险转嫁后代。风险转嫁后代实际上是以准父母的资源投入去化解社会风险,必然会遏制生育率。谁愿意我养孩子给你养老?

     3) 文化修复。聆听年轻人的声音,减少文化(代沟)对抗,文化对抗越小,越容易让人力与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尤其是,文化是个慢变量,如果不能尽快扭转,拖得时间越长影响就会越久,这或需要政策的恰当应对。

     年轻人的文化,未来会如何影响时代变化?

     小结:

     一边是就业难,超过35岁就业无门;一边是鼓励生孩子、延迟退休;

     社会其实并不缺人,缺的是背锅的人。

     谁在为人口焦虑?谁该为人口焦虑?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凭栏欲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