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司马相如写下一封休书,卓文君回了一首诗,竟成千古绝唱!
2022/11/8 12:00:00 古诗词赏析世界

    

     阅览中国历史,你会看到一个奇女子。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她离经叛道,为爱私奔;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才华横溢;

     在那个“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年代,当丈夫移情别恋,她又果断决绝,不卑不亢……

     她,是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家喻户晓。

     相传,当年司马相如还是一个落魄书生,以一曲《凤求凰》得到卓文君的青睐。

     卓文君不顾富豪父亲反对,与司马相如深夜私奔。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富家千金爱上穷书生的故事,婚后的生活注定是艰难的。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富家之女也能独当一面,当街卖酒维持一家生计。

     为了一份心仪的爱情,甘愿舍弃奢华,选择艰苦,单是这一点,便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

     正所谓:有情饮水饱!两个人在闲暇之时琴瑟和鸣,心意相通,生活虽然清贫,但却幸福而快乐。

    

     过了几年平平淡淡的日子之后,两人的婚姻和爱情,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司马相如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赴京上任,飞黄腾达。

     再不久,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喜欢上了一个茂陵女子,慢慢冷落了卓文君,甚至动了休妻的念头。

     终于有一天,他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

     卓文君打开信件,发现上面写着一行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聪慧如她,一下子就看懂了其中真意:一到万全是数字,但是唯独缺少“亿”,即是“无意”的意思。

     卓文君读了以后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于是回信一封,全信如下:

     《怨郎诗》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首诗的构思实在太过巧妙!

     上阙以一开头,以万结束;下阙又以万开头,以一结束,构成数字回环,整首诗浑然天成,毫无辞藻堆砌之感。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诗由别离写起,“二地相悬”,一个“悬”字,有着诗人多少牵挂在里边?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一语道出别离之久,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司马相如的思念,以及内心的煎熬。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分别之久、相思之苦,让诗人连曾经钟爱的弹琴,也变得索然无味;想给丈夫写信,却又不知道投递何处,这亦成了诗人心中的无奈。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这一句写出与夫君音讯全断,只好天天在十里长亭盼着丈夫归来的思夫之情。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天天思念,却始终不得相见,在失落之余只好“把郎怨”!

     到这里为止,是这首诗的第一层意思,把诗人在与夫君别离后千盼万盼的情思,写得淋漓尽致。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这一句将诗意直接过渡到第二层。在这一部分,诗人借景言情,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怨和心灰意冷。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自己一人有如那孤雁,月圆之时却不能与夫君团圆,诗人内心何其愁苦!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日日烧香问上天,丈夫却依然杳无音信,即便是在炎热的日子里,诗人心里也无比寒冷,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何其深重!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冷雨浇花端”,“桃花随水转”,“风筝线儿断”,这些意象,似乎在着力表现诗人心灰意冷和幽怨。

     君已无意,就像冷雨泼在我心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的决绝,就像那断线的风筝。

     诗意含蓄,情感表现却极为细腻,读来伤怀啊!

     “孤雁”,“圆月”,“冷雨浇花端”,“桃花随水转”,“风筝线儿断”,这些独特的意象,巧妙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怨。

     当然,这一层也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思的,如“人人摇扇我心寒”、“心意乱”、“烧香问苍天”等,表现了诗人的幽怨,以及在得知夫君对自己无意时内心的慌乱和心灰意冷。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诗的第三层虽只一句话,以假设虚拟之辞,直接表达幽怨之情的同时,诗人似乎也是在暗示司马相如,要懂得换位思考。

     通读全诗,一个“情”字,揪住了人心;怨而非怨,怨中有浓情。

     即便是两千年后的今天,再读此诗,也不由得为之惊叹。

    

     据说,当时写完《怨郎诗》后,卓文君仍旧心绪难平,接着又写了下面这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上《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如果说《怨郎诗》以惊人的才华,抒发了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的爱和思念。

     那么《白头吟》则说出了天下女子对爱情最美好的想象——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但是卓文君又说了,这一心与白头,却不该是求来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诀别书》中更是毫无回旋,“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当年她与司马相知相恋,不顾家族反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他私奔。

     如今爱已不在,她虽悲痛、惋惜,却也绝不留恋,宁愿潇洒放手。

     不苟且不将就,这样的气魄与坦荡,早已超越了世俗男子的胸襟与胆识。

    

     收到妻子的信之后,司马相如被妻子的才华所折服,又回想起昔日夫妻恩爱之情,不由得羞愧万分,亲自前往临邛迎接卓文君,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

     庆幸司马相如并非真正薄情寡义之人,能及时地回心转意,也才让二人的爱情传为佳话!

     后来,杜甫曾写诗纪念: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一方面是赞叹文君敢爱敢恨,也叹司马相如最终悬崖勒马,与卓文君相守白头。

     面对丈夫的背叛,千年前的一个女子,以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她为爱私奔,相信真爱无价,却又不乞怜爱情;生而富贵,却肯当垆卖酒,不向生活献媚。

     她的才华震惊世人,她的勇气与自尊,让人敬佩。

     她的美,独立而坦荡,潇洒而决绝,成为历史中少有的一抹亮色。

     很多女人,一辈子,在做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却唯独忘了,做自己。源自:醉美宋词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古诗词赏析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