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 《?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李清照
2022/12/3 12:00:00 古诗词赏析世界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双调小令,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几许:多少。

     云窗雾阁:云雾缭绕的楼阁。扃(jiōng):门环、门闩等。在此谓门窗关闭。

     梅萼(è):梅花的蓓蕾。

     秣(mò)陵:秦改金陵为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建康,又作“远安”。

     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

     凋零:形容事物衰败。

     试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踏雪:谓在雪地行走。亦指赏雪。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根据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考订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元月初写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其时宋室南渡已历三个年头。

     赏析

    

     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胡马饮河、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词上片结拍“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十个字,沉痛地写她流离迁徙,岁月蹉跎的悲叹。建炎元年,赵构初即帝位于南京(河南商丘),起用李纲为相。时四方勤王之师都向行在结集,士气振旺,如能誓师北伐,中原恢复,计日可待。但当时昏庸自私的小朝廷,罢力主抗金的宰相李纲,任用奸邪黄潜善、汪伯彦之辈。他们已经在南京建造宫室,准备巡幸游乐,早把中原抛在脑后。建炎三年,岳飞曾上书斥黄潜善、汪伯彦奉驾益南,奏请恢复中原。朝廷还责他越职上书,罢他的官。清照《临江仙》词中的“人老建康城”,不单是她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这首《临江仙》词的内容,不是闺情,而是史诗。起韵首句用欧阳文忠公《蝶恋花》词首韵“庭院深深深几许”全句,连叠三个“深”字,乃比兴之作。其时,主和、逃窜、投降,是高宗的三个步骤。权奸当道,天罗地网,无人敢言兵,爱国志士,只有忍气吞声,深藏不出。词人借用欧阳文忠公三个“深”字,是隐喻,是史笔;首韵第二句:“云窗雾阁常扃”是用韩文公《华山仙女诗》“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强“深”的意境,“常扃”与陶靖节《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孤寂之心,忧愤之情,跃然纸上。词境静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难为怀。次韵“柳梢梅萼渐分明”,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着一“渐”字,为下文结拍点晴之笔“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铺叙,合时、地而成境界。“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这两句痛北人将老死南陲,合时与地创造出悲恸欲绝的境界,大有“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之慨。

     上片以“境界”胜,下片则直抒胸臆,以言情胜。“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恩爱夫妻,他们共迷金石,同醉诗文,烹茗煮酒,展玩赏鉴,沉醉于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之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独特敏感和文学修养,以春花秋菊为题材,曾写过不少好词。“多少事”,以强调语气,表示很多,记也记不清了。可如今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至此,词人情绪极为激动,不禁呼出:“谁怜憔悴更凋零!”国破山河无人收拾,词人憔悴瘦损、流落江南。

     全词煞拍“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以写实结。元宵节在北宋是万民同乐的灯节,试灯,乃北宋官民预赏灯节之俗,今则“试灯无意思”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则大势已去,恢复无望,而金兵日炽,结拍写的是惨酷的现实,令人掩卷。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遗留下来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笔法来表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古诗词赏析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