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夏天(一)
2017/5/25 医路江湖
又到了瘦子露腿胖子露肉的季节,大街小巷弥漫着汗腐味与荷尔蒙的气息,虽然经过城管的严格管制,各个小酒店门前的路摊儿依然坐满了喝酒撸串吹牛逼的各色人群,有面红耳赤狂撩大腿的妹子,有醉眼迷离鼓腮吹哨的大哥,有谈笑风生引古博今的鸿儒,有高声喧哗随地便溺的白丁。嗨的这么尽兴,都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古人饮酒吟诗、作画、饯行,今人喝酒打架、斗殴、出轨。古人饮酒讲酒德,今人喝酒看酒品,酒品同人品,饮酒须适量,过量叫酗酒,常酗酒则成瘾,酗酒的人常撒酒疯,除了伤害自己的身体,还伤害别人的心灵。于是,有了戒酒药——双硫仑。
双硫仑原是一种橡胶工业的催化剂,后来哥本哈根的学者发现,接触这种物质的人如果喝了酒,就会出现心慌、胸闷、憋气、胸痛,面色潮红、头晕头痛、腹痛恶心等症状,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反应是乙醛在体内蓄积的中毒反应。
先来看一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双硫仑就通过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醛在体内蓄积,乙醛有毒,量太多了就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后来几经提化,双硫仑成了一种戒酒药(请注意是戒酒不是解酒),以期通过这种反应建立饮酒者对酒的厌恶条件反射。
然而双硫仑样反应远非面色潮红那么简单,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也远非双硫仑一种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嗜睡、幻觉、恶心、呕吐、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剧烈头痛、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心衰、急性肝损害、过敏性休克,惊厥及死亡。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替安、甲疏咪唑、左旋咪唑等;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都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其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白酒较啤酒及其他含酒精饮料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
因此应用上述药物的朋友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不能喝酒,临床护理中应用含乙醇的药品,医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时,尤其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
最后提醒一句,天热了,小酌怡情,大喝伤身,强酗灰飞烟灭,喝了酒的朋友要注意上半身,管好下半身。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医路江湖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