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出家,用素食温暖了尘世
2018/7/2 9:06:39 阅舍养生民宿

     【新朋友】点击图上面蓝色字〖阅舍健康素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可分享并收藏本文

    

    


    

    

     人生有无数种活法,人人都需要慰藉。

     这个慰藉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信仰。

     静观师太,17岁出家入庙,未曾婚嫁,一生研佛。

    

     本不是凡尘中人,却因为在纽约制作的一顿午宴惊艳世界。

     纽约时报夸赞:

     世界上最高贵的料理,并不在纽约或是哥本哈根。遥远东方的一所偏僻的寺院中,一位59岁的尼姑,站在了世界素食料理之巅。

    

     师太的菜品从不花哨做作,突出一个「素」字,清新淡雅,宛如一株白莲静静绽放。

     当食材成了一种艺术,沾染了禅意,凝视片刻,不自觉间,百念全消,只留安静。

    

    

     十年,二十年,她就这样静静地藏身于一隅,她极乐和自由的状态,藉由素斋呈现出来,感染众人。

    

     “一个女人要想找到一个好丈夫,就必须得有随手做出七道菜的能力。”

     年幼时,父亲总会敲敲女儿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道。

     所以七岁的静观就会做手擀面,母亲更是把几十年的厨艺悉心传授。

    

     多年后,静观早已厨艺精湛,可她没有如父亲所愿嫁给如意郎君。

     因为,她出家了。

    

     17岁时,母亲猝然离世。静观悲痛欲绝,仿佛人生失去了所有的色彩。

     直到,她与佛法相遇……

     屋角的铃,树间的光,空气中的微尘,灵魂中的梵音……一切都深深浅浅地敲打着她的心。

    

    

    

     等到回神过来,她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一直对母亲去世深有执念的她突然顿悟:我不能让自己的子女感受父母离世的痛苦,僧侣亦是所有人的妈妈,大爱众生。

    

     所以,她辞爱离家,踏入寺庙。

     大抵是在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残酷,接受所有失去的东西,寂静欢喜才能有。

    

     青灯古佛,晨钟暮鼓,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佛门日常,却让静观体会到圆满和轻盈。

    

     两年后,她正式落发出家。

     父亲79岁那年来到寺庙,想要探望久不见面的女儿。

     静观沉默不语,从山间采来最新鲜的蘑菇,放入油中小心煎炸,最后点缀几滴酿造几载的酱油,呈到父亲面前。

    

     一边听着山涧溪流声,一边品尝最质朴的美味,佐以手工泡制的莲花茶,再简单不过的一餐却让父亲大为改观。

    

     “这比肉好吃多了,你活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父亲向静观三鞠躬后,长叹一声,独自下山了。一周后,他在家中安然离世。

    

     了结了前尘往事,静观师太把身心寄托在食物上,她将禅意与饮食结合一起,把厨艺与佛法融汇贯通,希冀在极致简单中追寻自我。

    

     食材只放纯天然的调料,不放葱、蒜,不食荤腥,在最大程度留存食材的本味。

    

    

     漫步在师太的寺院,你会发现许多瓮和缸,那是酿造酱油用的。作为斋菜的重要调料,师太对于酿造早已有一套自己的独门秘诀。

    

     但发酵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扭转乾坤,坚信人定胜天,殊不知有时顺其自然,才能在时间的流转中酝酿出最纯真的滋味。

    

     静观师太说:我想和天地交流,我想通过美食和每个人交流。

     她开辟了一方菜园,菜园不大,无栅栏隔开,世间万物本无界限,一切都是从大自然中来,又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春天栽下种子后,就放任生长,阳光、雨露就是最好的营养,万物缘生缘灭,不可强求。

    

     不为其困,方得自在。

     这就是师太推崇的“纯天然食材概念”。

     一切与自然分享。人,或许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物,所以人们去将地球上的一切变为附属品。人类不该支配万物,而应尊重。

    

     师太始终坚持把食材当做生命去敬畏。她制作的食材简单至极,但充满禅意与灵性。

    

     在烹饪这件事上,生活信仰和理念一定甚于技巧。

     寺庙里经常有信男善女来参禅、礼佛、步行,感受晨钟暮鼓和尘世的宁静,临行前最大的欢喜就是品尝师太的厨艺。

    

     师太亦乐于分享,食材质朴至极,蘸着酸味柑橘酱的梨片,填满豆腐末的香菇菌帽、被栀子染成黄色的米饭……

    

     素食让我们感到平和宁静悠远,有如喧闹世界毗邻的净土,深入其中,可以听到灵魂成长的花开声音。

    

    

     品尝这些食物,是净化灵魂和肉体的一种方式,以此激励冥想。

     静观师太用这些食物与每一位食客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谢每一次大自然的赠与,感恩每一次人与人的相遇。

    

     远离凡尘喧嚣,与青灯古佛常伴一生,有人问师太是否会遗憾?

     “本来对那些东西就没多少欲望,又谈何放下呢?”

    

     与其在红尘中浮浮沉沉,她更愿意在自己的院子里采摘青叶,寂静欢喜。

    

     打坐,冥想,参悟……总会有一些事,没有功利色彩,没有情绪起伏,只有安静,平淡如湖面上一片垂柳叶子落下,湖水慵懒,甚至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她胸怀难以置信的温暖和对世界万物的爱,用虔诚的心为每一种食物注入灵魂。

    

    

     俯瞰大地,你能清晰地发现在食材转换中,时间的循环往复,从而找到灵魂的归宿。

    

     其实,生活就如做菜,

     越简单,越需要全心投入,

     然后在追寻自我中,获得圆满。

    

     "阅心悟透浮华事,舍得莫做梦中人。"一家以禅修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民宿。民宿坐落西湖群山脚下,装修风格古朴,典雅,精致, 充分结合中国传统审美, 营造了静谧的禅宗意境。让您远离喧嚣的都市文明,拾得一处;静心、净心、近心之所。 入住阅舍乡居,体验营养素食(身) 、书屋静思(心)、品茶论道(灵)的高质慢生活!

    

    


     明日精彩继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阅舍养生民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