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穴:解妇人忧愁的穴位
2020/11/19 10:35:34 纤胴皕美
专家教你简易找穴法
带,指束带。可主治妇人经带疾病,故名带脉。人体有一条经脉叫做带脉,如腰带一般,绕脐一周,犹如束带。在这个束带上,在腹部侧面有一个穴位叫做带脉穴。该穴位有提拉诸脏腑组织、防止下垂的作用。
带脉穴在季肋下1.8寸,足少阳、带脉两经之会,为带脉经气所过之处,侧卧,于腋中线与平脐横线之交点处取穴。

你身上藏着9个健康窝,常拍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别小看了这些健康窝。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颈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 耳窝——聪耳、防感冒

耳窝位于耳垂后凹陷之处,是人体翳风穴的位置。按揉翳风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预防风邪入侵身体;还能宁心安神,缓解晕车;此外可以起到聪耳的作用。
方法:用指尖来按揉,按揉的力要沿着斜内方,朝向鼻尖的方向。每次按3-5分钟即可。
2. 眼窝——安神明目

眼窝是指眼睛四周的范围形成的一个窝。眼睛周围的穴位非常密集,有睛明穴、攒竹穴、丝竹空、承泣穴、四白穴,它们都有很好的明目、安神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改善老花眼。
方法:用指腹按揉眼眶,可以从上眼眶开始、外眼角、再经过内眼角这样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单方向按摩,力度不用过大,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也可用指腹按压重点穴位,按压时要轻柔。因为眼周的穴位比较敏感,血管也比较丰富。
3. 颈窝——改善咽喉不适

颈窝在喉结下、胸骨上的凹陷处,也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长按天突穴可以通利气道,同时也能改善咽喉不适、恶心呕吐。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的按压,同时配合吞津。因为按揉的过程中配合咽唾沫的动作能够很好的缓解咽喉的不适、干呕、恶心的症状。按揉时,用力要往斜下45度角,按3-5分钟即可。
4. 腋窝——宽胸护心、消气
腋窝是“心经”经过地方,内有极泉穴。极泉穴是心经气血循行的开始,按摩极泉穴能够梳理心经的气血循行,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容易生气的人,遇事容易急躁的人都可以揉揉腋窝。
方法:
① 按揉法:双手交叉,掌心面对胸部,用并拢的四指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以提高淋巴循环;

然后找到极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有酸、胀、麻的感觉。交替按摩100-200次即可。

极泉穴在哪里呢?双侧上肢交叉,然后左手拇指置于右腋窝下,右手拇指置于左腋窝下,指尖到达腋窝的顶端,大拇指指腹自然对应的部位就是极泉穴。
② 拍打法:四指并拢,手微曲,用“虚掌”拍打上肢的内侧面,由轻到重,节奏均匀,拍到皮肤发红。
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病患者、肿瘤有淋巴转移患者,不要随便拍打腋窝。
5. 肘窝——降胃火、改善便秘
常拍打肘窝有泻火的作用,因为肘窝附近有大肠经穴位,经常便秘、腹胀,或者牙痛、胃火大,或者风热发烧、头疼、咽喉肿痛,都可以拍拍肘窝。
方法:

用手掌的指头根部拍打肘关节的外侧,由轻到重均匀拍打100下左右,如果火气比较大,很容易就会拍出痧点。
不过久病身体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重拍打刺激,可以在肘窝处轻轻推擦。
6. 腿窝——缓解腰背不适
腿窝就是腿部弯曲后的窝,此处有一个委中穴,《皇帝内经》有“腰背委中求”一说,不管是风寒、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及扭伤引起的腰背痛,都可以求助委中穴,能够缓解腰背疼。

方法:
曲腿时,腿窝处横纹的中点处就是委中穴。先把手掌搓20-30下搓热,然后把手放在腿窝后侧捂30秒,做10个来回;用拇指指腹来按压委中穴,停留3-5秒,瞬间放松。
7. 脚窝——补肾健体

脚窝,就是蜷足时的凹陷处,也是涌泉穴所在的位置,它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方法:

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的位置上。用手部的大鱼际单方向的擦涌泉穴,至脚底有发热的感觉,搓5-10分钟。力度、节奏均匀。
8. 腰窝——腰部不适

腰窝是腰背后的两个小窝处,是腰眼穴。无论是因腰肌劳损、内脏病变、腰椎病变引起的腰酸腰痛,都可以按揉腰眼穴缓解。常揉腰窝还有调和内脏功能的作用。

方法:
一般手握空拳,自然往后腰一放,拳头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腰窝的位置。
双手放在后腰,用我们的手掌根从上往下擦,擦到腰部发热为止,擦30-50次。胳膊不方便的人,可以和家人之间相互推擦。
9. 脐窝——改善消化功能

脐窝也就是我们的肚脐眼,是神阙穴所在之处,神阙穴有大补元气之效。爱腹泻、腹部怕冷、甚至先天体质弱者,都可以通过脐窝来保健。

方法:
拉肚子、肚子凉,需“补”之时,建议逆时针揉肚子;易便秘的、想减肥,需“泻”之时,建议顺时针揉肚子。每次可以揉100次。
排解妇女忧愁的疾病
古代中医称妇产科疾病为“带下病”。带脉是用来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非常有效的穴位。
本穴归于足少阳胆经,位居胁下,具有活血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无论是月经不调、痛经或者是白带异常等,都可以采用按揉带脉穴的方法来起到治疗的作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无病的时候按揉该穴,可以起到防止内脏下垂,妇女则还能起到防止妇科病的作用。

生殖系统疾病一扫光
本穴为足少阳、带脉两经之会,具有通利下焦、补肝肾、调经止带之功,是治疗带下病的要穴,主治赤白带下、疝气等症。
此外,按摩带脉还能够治疗膀胱炎,睾丸炎等泌尿系统的疾病。
功效指压

正坐或仰卧,双手握拳分别置于两侧侧腹部,以双手的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的带脉穴。按揉时指腹紧贴皮肤,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不可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双侧带脉穴同时按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纤胴皕美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