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严重脱离日常,男生家务劳动时间少于女生”
2022/9/11 18:03:24 教师聚焦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此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独立出来,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文对2098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足,劳动教育和成长严重脱离日常生活。

    

     总体上看,91.50%的中小学生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者干活,只有8.50%的学生不参与家务劳动或者帮助父母干活。虽然青少年普遍都参与家务劳动,但是劳动时间普遍不达标。

     2020年7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本次调研中,周末家务劳动时间0-1小时的占68.80%,1-2小时的占16.80%,还有8.50%并不做家务。周末劳动时间远低于规定标准。

     在家务劳动技能上,本问卷中的家务劳动,包括难易程度不同的8个方面,即煮面条、炒菜、洗菜、洗衣服、洗碗、收拾餐桌、打扫卫生和干农活8项劳动技能。从调查结果看,96.40%的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项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也有3.60%的学生不会任何家务劳动。

     从难易程度看,对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85.50%)、洗碗(81.60%)和收拾餐桌(76.00%),会做的比例较高,而复杂一点的家务劳动,如炒菜(36.80%)、煮面条(57.20%)、洗衣服(59.10%),会做的比例则比较低,像炒菜这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家务劳动,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小学生会做。而干农活的比例就更低了,总体只有22.2%的中小学生会做,农村户籍的学生中,会干农活的比例也只有26.10%。

     总体来看,40.90%的学生不会洗衣服,42.80%的学生不会煮面条,63.20%的学生不会炒菜,甚至洗菜这种相对比较简单的家务劳动,也有36.60%的学生不会做。

     从性别差异来看,总体上看,男生参与家务劳动或者帮父母干活的时间(1.06小时)低于女生(1.13小时),无论是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家务劳动时长均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户籍的男女生日均家务劳动时长分别为1.11小时和1.20小时,城市户籍男女生周末家务劳动时长分别为0.88小时和0.92小时,且农村户籍男女生的家务劳动时长差距(0.09小时),要大于城市户籍男女生家务劳动时长差距(0.04小时)。

     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存在性别差异。除了“干农活”,男生会做的比例(22.60%)略高于女生(21.90%)外,在其他劳动类型上,男生会做的比例都低于女生。

    

     男女生在家务劳动时间和能力上的显著差别显然与教育方式有关系,传统社会对男女角色期待的差别影响子女养育方式,体现在家务劳动上对男孩的要求和对女孩的要求不一样。“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在农村的影响更明显。(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作者:赵卫华,李晶晶,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教师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