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感悟 | 从化学到生物,跨越不是梦
2018/8/1 21:30:00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快就过去。转眼之间,在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夏令营就要结束了。很高兴在这个美好的夏天来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参加生命科学之星夏令营。

     从北沙滩地铁站出来,不用走很久就可以到研究所。踏入研究所的第一感觉就是古朴但不乏现代感,既有简约风格的大厦,也有掩映在园子里颇具年代感的小楼。研究所大厅上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几个大字遒劲有力,方正的字体给人很踏实的感觉。

     报到处的老师和师兄师姐都非常热情,不仅帮我很快办完了手续,还耐心地告诉我宿舍的位置。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还是会有点对未知的惶恐,但是拎着装着被褥的大包走出大厅,回看大门上那几个大字的那一刻,突然对未来的一个星期充满了期待。

    

     夏令营记录

    

     DAY1

     上午九点,许瑞明所长简洁有力的致辞为我们拉开了夏令营的序幕。各个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依次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每个老师的讲解都非常详细,蛋白质与多肽药物实验室的阎锡蕴院士为我们详细阐述了纳米酶这一种纳米材料所展现的纳米催化特性,并且为我们讲述了纳米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初步了解了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对研究所的研究内容有了大致的认识。

     下午,来自不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研究学习生活。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把师兄师姐包围了起来,询问着心中对研究生生活的想象与科研生活的困惑。师兄师姐人都很友好,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解开了我的很多疑惑。比如在我之前的认知中,以为结构生物学仅仅是单纯地解析一下结构就可以了,但和师兄交流之后发现之前的想法太过片面,它还包括如何选择课题,解析之后的深入研究等等,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不仅如此,师兄师姐还给我们传授了很多科研和生活上的经验,比如在科研上碰到了一时过不去的困难该怎么办,如何和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友好相处,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等等。师兄师姐详细的回答填补了我心中对研究生生活的疑问,也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DAY2

     上午,我们依次参观了蛋白质科学中心,脑成像研究中心和电镜成像中心。这里的设备都非常专业与齐全,我不仅看到了很熟悉的LC/MS等分析仪器,还见到了用于脑研究的7T核磁共振成像仪以及冷冻电镜、扫描电镜等以前很陌生的仪器。老师和师兄师姐也非常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各种仪器的用途和特点,让我大开眼界。

     接下来是与老师们的座谈。研究所的许多老师为我们介绍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蔡华清老师对细胞运动的研究、李岩老师对果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以及高璞老师对病毒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等课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化学系的学生来说,这些研究都非常的新奇又十分有趣,让我看到了以前在实验室接触不到的研究手法,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

    

     DAY3–7

     我选择了柯莎研究员和王江云研究员的课题组进行实习,老师们都非常热情。柯莎研究员课题组的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介绍了课题组以及各自的研究方向:单分子FRET、荧光偏振法测量蛋白与多肽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以及运用核磁共振技术解析蛋白复合物结构和标记蛋白与多肽的相互作用面。老师们不仅详细地告诉了我实验设计与仪器使用的原理,还让我从头观摩了实验的整个过程,并且也耐心地回答了我的种种疑问。特别是研究核磁的老师,把核磁的原理讲述得十分透彻,还以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为例为我解释了核磁在研究大分子相互作用与结构解析上的应用优势。在王老师的课题组,老师带我参观了各个实验室,在和师兄师姐的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研究生生活的紧张与乐趣。

     不仅如此,我还参观了电镜成像中心,和国内元老级的300kv电镜TITAN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上午。幸运的是,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师兄在拍图,我便从上样开始一直观摩到拍照结束。成像中心的季刚老师很热心地为我们演示了上样过程——全程在液氮环境下操作,动作都十分小心,避免带入冰晶进而影响样品成像。在我的印象里,冷冻电镜都是十分高大上的仪器,这次与冷冻电镜近距离的接触让我较清晰地了解了电镜的样品制备与操作过程。

     观摩季老师上样准备过程

    

     感悟

     非常有幸这次能够来到生物物理研究所度过这美好难忘的一周。对于化学系出身的我来说,这里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很新奇的。这次的夏令营让我对生命科学研究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了解了更多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让我受益匪浅。

     在与老师和师兄师姐的交流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也有对研究生生活的新认识。比如,阅读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利用NMR来研究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之前的我一直对这一方面了解的不是很透彻,这次经过老师详细的讲解之后,回看之前的文献,感觉又有一些新的收获。本科阶段在实验室里,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课题经常会因为这些困难停滞不前,在和师兄师姐的交流中我明白了出现困难都是很常见的,我们应该做的是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它们,也许静下心来从头梳理一遍就能获得新的启发

     在哪里读博,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生未来道路的选择。读博,不仅仅是选择在哪里接受学术训练,同样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包括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认识什么样的人,和谁一起共事。生物物理研究所强大的科研平台与完备的设备环境都证明了这里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接受科研训练的地方。而且,这里的老师都非常和善与富有创造力,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便可以亲手创造美好的未来。除此之外,这里周边的环境也十分优美,不用走很远就可以到奥体公园,是运动健身与休闲的绝佳去处。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这里度过的一周非常难忘,如果有机会,真的很希望可以在这里开启我的下一段人生旅程。

     Acknowledgement

     最后非常感谢研究所能够提供这次夏令营机会,也非常感谢研究生部的老师和志愿者师兄师姐的付出。感谢柯莎课题组各位老师、王江云老师以及季刚老师的耐心讲解。祝未来生活愉快。

    

     欢迎来稿ibp_2015_joinus@126.com

     供稿:陈国俊(西北大学)

     美编:夏欢

     责编:王培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