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员感悟 | 科研,既需埋头苦干,亦要抬头看路
2018/8/4 12:30:00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

科研,既需埋头苦干,亦要抬头看路


转眼之间,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夏令营已经接近尾声。虽因自己期末考试结束得晚,错失了不少在所里交流学习的机会,但即便只是匆匆数日,已然使我受益良多,所里浓浓的科研氛围让我迷恋,熏陶出了一颗生命不息,为科研事业而奋斗不止的决心。

很幸运能获得在刘志华老师实验室学习的机会,报到那天虽然只是与刘老师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但刘老师的关切和温柔如同山涧清爽的风,沁人心脾;又如古城温暖的光,倍感温暖。初步了解到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机体免疫组织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肠道和胰腺相关免疫组织研究的深入探索,使我兴奋不已。

在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中,知晓了实验室的培养模式是每人负责一个课题,课题与课题之间有着方法相关性,但各自的机理却千差万别。师兄说:“要是你有个技术操作不会,大家都可以教你,但是如果是机理上的问题,各自的研究不同,还真帮不上太大的忙。从头到尾需要你自己摸索,并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也是一个十分锻炼你科研能力的过程。”在我看来,这样的培养方式更需要个人的自主性。实验室中常听到的一句话:做科研既要专心埋头拉车,也要常常抬头看路。科研生活中既要有勤奋刻苦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同时也要把握好自己研究课题的方向性,文献不能停,只有把它当饭吃,才能补充自身,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

期间,跟着师兄简单的学习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但和曾经学习过的ELISA同属一类免疫学方法,其本质都是抗原抗体反应。师兄的讲解十分生动形象,接受起来也不是十分困难,从中更能感受到实验方法运用的灵活性。依据情况的不同,自己需要调整试剂的选用、剂量、反应时间等;只有多做、多观察才能熟能生巧,多问、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跟着师姐在显微镜下观察做好的切片时,师姐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如何分析着染的组织。让我明白了并不是“有就是有,强就是强”。观察分析是要考虑多方因素,因为免疫组化是级联反应,并不能靠表象就单一的进行判断。由于组织包含很多蛋白与细胞,有很多被称为“背景”的物质,它们与试验的目的相关性不大,不需要过多注意,这样也减少了对注意力的分散。


经过短暂的接触,我深感自己的实验室技术掌握的太少,免疫机制相关的知识亟待加强,但我对肠道免疫机理这个研究方向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十分荣幸此次能有机会进入生物物理所进行短暂的学习,希望今后还能有幸在这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

欢迎来稿:ibp_2015_joinus@126.com
供稿:魏瑜(四川农业大学)
美编:郝仁
责编:张倩倩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