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 企业笑话?
2017/12/8 张鹏工作室
这几年叫得最响的一个词恐怕要算“企业文化”了。
前天去理发,那个店员一边给我洗头,一边打瞌睡。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困。她说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太累了。
“八点?没有人会这么早来理发呀?”我顿感困惑。
“那是因为公司要求我们听两个小时的课,讲企业文化,还只能站着听。”她一脸无奈。
“为什么站着听?”我更不解了。
“怕我们坐着睡着了。”
“每天讲两个小时? 讲什么?”我有些好奇。
“还不是讲以人为本之类的,烦都烦死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真是忍俊不禁。
我不得不折服于“企业文化”的渗透力了!估计理发店的老板也不想错过“企业文化”这趟时髦的列车。谁愿意被人称为“没有文化”或者开了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
于是乎,在公司、机关甚至在学校,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便争先恐后喷涌而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有的企业打出了“平等待人”的标语,但你会发现就在这个标语下面经理正在对员工破口大骂。
有的公司高喊“诚实守信”,但你会发现这家公司会尽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获取更多的利润。
你也会发现某些领导号召大家“建立学习型组织”,自己却通宵达旦打着麻将。
你也能见到自诩“为人师表”的校长和老师们盼着“笑纳”学生和家长的礼物。
还有,饭店里的礼仪小姐列队给你送来口号式的“欢迎光临”和言不由衷的僵笑;“反腐倡廉”的大会常常在度假山庄开幕并以大吃大喝结束;“与国际接轨”只接上了领导的工资待遇而不是工作效率……
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能象我们这样把形式主义搞得如此淋漓尽致同时将实质忘得一干二净?又有哪一个民族能如此严肃认真地做作滑稽可笑的事情并且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我们终于将“企业文化”搞成了“企业笑话”。
什么是企业文化?它不是形式,而是实质;它不是服务姿势;而是服务者的情感;它不是人际关系,而是处世哲学;它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心中的理念;它不是让员工怎么做,而是看老板怎么做。所以,搞“企业文化”不是要下属去学文化,而是领导先得有文化。
当然,文化并非文凭,而是素质,即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
结果,领导为了有文化,就买了一屋子书陈列在办公室的书柜中;又找熟人弄了一张博士文凭;墙壁上往往请书法家写了几个大字:“厚德载物”。
谁敢说我们的民族没有幽默感?
我认为,如果老板的素质并不高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做不到言行合一,最好别浪费钱去搞企业文化了。还不如直接把钱给员工当福利。至少他们不会因此在背后讥笑你。我就遇到这样一个民企老板。他坦率地对我说:“没办法,为了企业的生存,我们不得不做假账来逃税。所以我们的流程管理不能太清晰,否则假账会被暴露。而不逃税,我们的企业就会死亡。所以,我们不搞企业文化建设,不搞煽情励志培训,因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很佩服这样的老板。至少他对自己是诚实的。
好吧,如果你走进一个硕大无比、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墙上写着“做事先做人”之类的道德格言,书柜中整齐地排列着崭新的、精装版的管理学和国学著作,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烟灰缸,老板椅后坐着一个杀气腾腾的人。他大声地斥责那个怯声怯气、唯唯诺诺的手下……看到你的到来马上转怒为笑,热切地对你说:“欢迎欢迎,到我这里来就别谈什么思想、文化那些瞎扯谈了。走吧,咱哥俩先去喝一杯,然后去洗个桑拿……”你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其实是渴望“返璞归真”,只是被迫搞了点“企业笑话”。也许二十年以后,我们想起这些企业家时,一定会怀念他们的这些可爱表演。这难道不是我们时代的一道风景?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妻、母落水先救谁:中外不同的回答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长按下面并识别“二维码”,可以参加全国逻辑测大奖赛。它可以检验你的逻辑思维。
![](/asp/image.asp?m=0&w=gh_9a265a70f955&u=http%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r33lm5PTSvXbE29icjp9JBQ4kgqXVyQPqSRLxqpt0mPJ9ZC0IEJxeic78AKaI0TUSzXResJq6qhicErInibrkWWPjQ/640?wx_fmt=jpeg)
(如果测试中有任何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智测评”, 或"logictest",然后输入您的意见与建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