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子女培养成为国际人?
2018/1/8 张鹏工作室

    

     昨天因出差到达印度孟买,抽空与两个印度同学见面。他们一个现在是某德国企业在印度的总经理,另一个曾经也是外企高管而现在开了几家自己的公司。他们都去过20个以上的国家。两人都者是我2010年在牛津大学进修“先进领导力”时的同班同学。和他们交往时,我感觉到他们正是我以前写文章描述的“国际人”。不但他们自己是国际人,他们的子女也是。其中一个的儿子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做咨询师。这是世界顶级的战略咨询公司。另一个的女儿在纽约大学研究纳米材料。

     我和他们谈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企业管理、宗教、历史等,最后我惊奇地发现,我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国籍与出身,我们之间不有任何观念的隔阂。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现代文明塑造的观念、气质与行为举止。下面,我将原来写的文章《如何把子女培养成国际人》作了小修改后重新发给各位,希望能继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图是2010年在牛津大学的合影)

     一个人会英语、在国外留过学、在外企工作过,甚至移民国外许多年,是否就是“国际人“?

     我觉得不一定。因为光凭国际学历与工作经历,并不能保证把一个人变成国际人。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我曾经在英国见到一个加入英国国籍并且在英国生活工作了20年的人。我和他一交谈,我发现他还是地道的“中国人“。因为他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还是中国式的。就连他的交往圈子也只限于中国人。

     其实,即使是美国人,也不一定就是国际人。甚至可以说,美国人当中也只有少数人才能算是国际人。

    

     国际人的标准

     那么,怎样的人才算国际人?我列出了五个标准(欢迎商榷)。

     1、拥有国际化的世界观:首先要认可国际上主流的价值观,即普世价值观。它应该是现代的、被联合国以及绝大多数国家公开认可的价值观(中国也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所以也认可这些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包括政治体制的民主、法治,人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

     如果你是一个国际人,你会有非常宽容的宗教观。你决不会是“原教旨主义者”。相反,你一定会反对用宗教或者相当于宗教的“某某主义”来统治国家,所以你会反对政教合一,你也一定会反对强权政治、反对个人崇拜。

     2、没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你的境界应该高于国家与民族,拥有“世界公民”的风范,而不是认为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高于其他民族。你能理性地分析本民族、本国家的缺点,并能平静地接纳别人的批评。你不会对另一个国家、民族抱有敌意与仇恨。

     3、懂得国际交往的准则:懂得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边界”。比如哪些问题可以问,哪些不能问,哪些事可以求人,哪些不能求人。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与平等。在对待他人方面,既不仰视,也不俯视。

     4、有国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包括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外语表达能力、信息能力(获取、分析、应用信息)。还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掌握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了解国际沟通的通用礼仪。

     5、有国际交往的基本知识:要有基本的世界地理、世界历史、世界政治、主要宗教的知识。

    

     如何培养国际人

     我认为要将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际人,可以从下列方面着手:

     1、多读西方的书:包括西方的科学、哲学、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方的逻辑体系与思维方式。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不可能成为国际人。因为国际的主流思想还是以西方的思想为基石。如果你不想用眼睛看书,而想用耳朵听,那么,我建议你听Ted演讲。当然,全部是英文版的,但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国际化。

     2、学好英语:不可否认,英语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3、走出国门:可以通过留学、进修、旅游等方式走出国门,多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许多人出国只是为了看风景、吃美食、购物,这样出国一千次都无助于你成为国际人。

     4、与国际人交往: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多与世界各国的人以及有国际知识、经验的中国人交往,而不是只呆在和自己文化、思维、经历相似的圈子中。

     5、避开强烈民族倾向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那些具有“强烈爱国情绪“的人都是你应该极力避开的。他们思想狭隘、情商低、容易冲动。他们中也有不少是外国人、在外企中工作的中国人,甚至是已经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人。

    

     为什么要成为国际人?

     是否有必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际人?国际人就一定更幸福更成功吗?成为国际人是否要付出代价?这些都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我不认为有标准答案。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自己不是国际人,而你的孩子变成了国际人,那么你们之间可能产生巨大的鸿沟。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完全无法理解。而孩子也会认为你是一个“观念过时的老朽“而根本就不想和你交流。也许,这就是将孩子培养成国际人的代价。这样的悲剧已经在许多中国家庭中上演了。

    

     还有人担心,如果孩子变成了国际人,是否就不适合在中国工作?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毕竟中国也在走向全球化与国际化。国际人在这里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比如,他们可以在外企工作,或者为外国机构打工,或者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带头人。我明显感到,中国和世界需要更多的国际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并希望我继续创作和发表新作,那么,我希望得到你在精神上的鼓励,比如在文章后面发表意见,哪怕是反对的意见。如果你希望在物质上给我的劳动一点小小的鼓励,欢迎点击文章下面的广告(这些广告由腾讯自动插入,你点击时无需花钱)。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妻、母落水先救谁:中外不同的回答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