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礼节,轻松自由
2018/2/16 张鹏工作室

    

     中华民族自称为礼仪之邦,我们素以礼节繁多而著名。据说清朝末年英国外交官来拜会中国皇帝时,就因为不想遵守三拜九叩礼而没有见到皇帝,只好空手而归。

     好在我们现在的礼节少多了,但我觉得还是有许多没有必要存在。

     尽量简化礼节,这似乎成了我们家族的传统。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拜访时不送礼,不做生日酒宴,不摆升学酒宴(即使是考上了美国和英国的著名大学),春节不给对方的小孩送红包,结婚时不照专业的婚纱照、不租婚车也没有专业摄影、不大摆筵席。我甚至将简化礼节的传统扩展到了同学、朋友、同事之间。比如我们从来不相互送礼,春节期间不要相互拜年,员工结婚时只是给其他员工发一小包喜糖,生孩子的员工给大家发一个红蛋。

     那么,免了礼节,是不是人生就少了许多乐趣或者感情?

     我觉得正好相反。礼节往往是社会强加的,并不是真正表达了送礼者的心愿,也不能满足收礼者的爱好,结果往往是巨大的浪费。比如,中秋节买一盒昂贵的月饼送人,对方可能根本就不喜欢吃月饼。上门访问亲友时提一大堆“保健品”,可能是对健康有害的。又比如,结婚时一桌酒席花费上万元,其实是金钱与资源双重浪费。对收入不高的人来说,经常需要给人送礼无疑是经济上的巨大负担。

     如果没有了这些繁文缛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轻松、自然、自愿。另外,相互送礼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猜忌、误解、冲突。我就常常听到一些人因为送礼的问题而相互抱怨对方“不够意思”、“太小气”、“看不起人”。

     那么,如果不送礼,如何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认为可以有三种途径。

    

     钱,是指经济上的帮助,它包括直接帮助与间接帮助。前者比如给父母一笔钱去旅游,给子女一笔款去留学,那比给他们礼物更实惠。后者比如给对方提供挣钱的人脉、知识、方法。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它包括精神交流、问候、陪伴。比如,同学聚会,我就主张少吃喝,多交流。家庭团聚时,也应该多交流,多谈心。遗憾的是,我发现许多人更喜欢吃喝或者赌钱,对交流没有一点兴趣。

    

     也就是一起享受某种爱好,比如打球、下棋、唱歌、旅游等等。但我认为趣一定不要与钱纠缠在一起。

     小结

     如果找不到有情或者有趣的人相伴,我觉得一个人呆着也很幸福,前提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

     少了外加的礼节,我们就拥有更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交自己想交的人。所以,我觉得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见不想见的人、不说不想说的话、不喝不想喝酒。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复旦女神教师火了:让我怀疑复旦人的智商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妻、母落水先救谁:中外不同的回答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长按下面并识别“二维码”,可以参加全国逻辑测大奖赛。它可以检验你的逻辑思维。

    

     (如果测试中有任何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智测评”, 或"logictest",然后输入您的意见与建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