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活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2018/8/10 8:59:04 张鹏工作室

    

     看到文章标题,你一定会从逻辑上提出质疑:“人只可能活在现在,怎么可能活在过去或者未来?”

     但我不是从生理上来定义“活在何时”,而是从思想上定义的。那么,从下面这些活动中,你可以理解我的定义,并对照看一下你到底生活在什么时候。

     活在过去

     就是指你将时间用于回忆、了解、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

     比如,喜欢和老同学、老朋友、亲人相聚交流。而交流的内容主要是陈年往事或者过去的感情、关系。

     活在过去,还包括花时间阅读历史书籍、和他人探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或者意义。

     也可能是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感叹时光不再、对过去的某些选择或者做法后悔或者留恋。

    

     活在现在

     从逻辑上讲,“现在”是不存在的。因为时间的每一秒钟要么还没有到来,要么就已经去过了。我讲的“现在”,其实是指离我目前最近的过去与未来的集合。可以将这个范围定义为几小时或者几天之内。

     活在现在是指你的时间和思维都用于处理现在的事情或者享受现在的生活。你可能整天忙于应付现在工作中的任务和生活中的琐事,或者沉浸在精神或者生理的享受中,比如玩游戏、吃美食、听音乐。

    

     活在未来

     活在未来是指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未来的思考、学习上。

     最近我在学习王煜全的《全球创新260讲》。他提出人要“活在未来”。意思是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观念并提早为未来做准备。他对未来的分析和预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我带来面对未来世界挑战的激情。

    

     小结

     那么,人到底要活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觉得任何单一的选择都是不全面、不合理的。我的建议是要给三者适当的比例。比如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8小时左右外,剩下的16小时应该分成三份,分别给过去、现在、未来。当然,不是平均分配。

     那么,有没有一个最合理的分配比例?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我的看法是,10%给过去,60%给现在,30%给未来。

     为会么要花10%%的时间“活在过去”?因为重温过去可以为了维护某些感情、关系,或者了解过去的历史对未来可能有一些借鉴作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实过去对未来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小的。甚至有可能,过去的经验对未来是有害的。所以,我不主张将大多的时间用于过去。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热衷“同学聚会”,除非这样的聚会能有新的内容,而不是只谈过去的情谊。

     “活在现在”应该占据最大部分时间,因为现在的工作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而现在的享受就是人生的目标。

     为什么要花30%的时间用于“活在未来”?因为世界变化大快,新知识与新观念在彻底颠覆我们的工作与生存法则。如果不为未来做准备,我们将被未来边缘化,也就是被时代抛弃。另外,对某些人而言,学习新知识、探索未来本身就是一种让人兴奋的过程,是也是“活在现在”的一种幸福体验。

     你是否有不同的观点?请在下面的留言中谈谈你的看法。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全世界用户籍限制迁徙的有哪三个国家?

     重磅:联合国发布2018世界各国幸福指数排名!

     重磅:世界各国护照“含金量”最新排名!

     复旦女神教师火了:让我怀疑复旦人的智商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识别下列“二维码”,可以进行逻辑测评。每月前5名有奖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