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如何做人”的两种极端说教
2018/11/25 18:20:45 张鹏工作室

    

     如何做人?有两种极端的说教,每一种似乎都非常有道理。但两者的方向南辕北辙。到底哪一条路正确?你可千万别走错。

     ---- 张鹏

     关于怎样做人,哲学、管理学、心理学领域最流行、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说教几乎可以分类下列两类。

     第一类:成功心理学

     成功心理学教你的招数包括:揣测他人心思、了解他人需求、获得他人认可。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声誉、人脉而获得资源,包括财富、权力甚至是生理资源。

     市面上,这种书籍、培训多如牛毛。最早也最出名的书应该算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这类书的特点是教你要以他人为中心,通过他人的认可使自己获得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功。

     第二类:幸福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旨在教你如何获得精神幸福。其手段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以自己为中心,即不要在乎他人的认可。其最响亮的口号是“做自己”。第二种,通过帮助他人而得到幸福。即通过付出而获得精神的满足。

     近年流行的“哈佛大学幸福心理学”以及最近在中国走红的“复旦大学女神教师的幸福心理学”就是此类说教最典型、最成功的案例。

     在最近十分火爆的心理咨询领域,最具煽动性,并号称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就是这4个字:接纳自己。它是指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一切。这样的心理咨询其实无异于告诉对方:“你一切都好,给我咨询费就行了”。我曾经质问过一个做心理咨询的大师:“如果你的病人想杀人,你也要他接纳自己的做法吗?”当然,他认为我不应该用逻辑来分析心理学。但他每小时收费800元,所以,我认为他很懂得“挣钱的逻辑”。

     至于“通过付出而获得精神满足”,我觉得能相信这种说教的人极少,因为完全相信的人早就灭亡了。人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然后再考虑适当付出来得到精神满足,这才是比较实在的。

     总结

     应该承认,上述两类说教都有巨大的市场,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大师”。虽然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都认为对方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比如,一个幸福心理学的人会认为成功心理学“太物质化、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活得太累”。而成功心理学的人则认为幸福心理学“忽视了环境和他人,完全是愚蠢的自恋”。

     我发现,成功心理学的追随者以男人为主,而幸福心理学以女粉丝居多。

     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我的观点是,每一种都是狭隘的。单独采用任何一种都会伤人害已,既不利于获得精神的幸福,也不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我的理由是:要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繁衍并获得精神幸福,你既要在乎别人的认可,又要在乎自己的感受。关键是要看具体情况。就是要看付出与获得哪一个更大。

     比如,是“我行我素”还是“委曲求全”?如果委曲求全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或者避免巨大的危险,我可能就会委曲求全,甚至可以忍受胯下之辱。但如果对方是“无关、无权、无钱”的人,我就没有必要对他委曲求全了。此时,我不妨来一次我行我素。

     另一个比喻:我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但如果是五斗黄金,我是会折腰的。因为我通过计算发现,折一次腰换来的五斗黄金,可以让我以后十年都不再折腰了。这难道不是更明智的选择?

     面对每一个选择,我们都要权衡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生理利益,同时,还要平衡现在的利益与未来的利益。此时,我们需要的是理性思维,而不是采用上面两种煽情励志中的任何一种。因为它们会让我们情绪激动,然后失去对环境的感知力和对未来做出最佳判断。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全世界用户籍限制迁徙的有哪三个国家?

     重磅:联合国发布2018世界各国幸福指数排名!

     复旦女神教师火了:让我怀疑复旦人的智商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识别下列“二维码”,可以进行逻辑测评。每月前5名有奖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