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老师将会失业?
2019/1/21 12:30:00 张鹏工作室

    

     如果听你讲课不如自己看书,那么,你就会失业 ------ 张鹏

     作为大学的“客座叫兽”,我几乎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使出浑身解数企图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我“布道”,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我估计是10%)自始至终盯着手机,几乎完全忽视了我的存在。

     我不怪这些学生,因为,他们这样做肯定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即:听我讲课不如看手机更有意义。

     当然,我可以自我安慰:据说在当前的大学课堂上,平均能有50%的学生认真倾听就已经算讲得不错了。

     其实我在读大学时也很少去听课。我的90%的知识都是依靠自己看书学到的。我发现,同学们去教室听4小时讲课的内容,我在寝室1小时就学完了。因为多数老师的讲课不但乏味,并且进度奇慢,很容易让我分神。

     那还是在没有互联网、电脑、手机的时代,我就已经觉得老师的作用已经不大了。现在,我们不仅仅可以自己看书,还能上网看视频。目前精彩的书籍和网上的课程多如牛毛。我们可以挑选优秀的讲课视频,还能自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并且不要交学费。

     所以,我们不得不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看书或者看视频学习,那么,我们还需要去教室听老师讲课吗?

     所以,有两大趋势将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

     1、视频代替讲课

     其实,这个趋势已经到来了。有的中学已经在采用远程视频授课,讲课的可能是外地某个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我们不需要这么多老师。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教育成本,并且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下,边远山区的学生与北京重点中学的学生都通过视频听同一位老师讲课,那么,我们的教育水平将提到何等的提高?

     2、学科将被取消

     最近又有一条让全球教育界震惊的新闻,即:芬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所有学校科目的国家。到2020年,芬兰将不再开设物理、数学、文学、历史或地理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现象的学习”。即针对一个现实情况进行综合的学习。

     以现象为基础的教学是利用孩子们的自然好奇心,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现实世界的现象或者问题就是为学习的目的动力,而不是传统的学科。这些现象被当作问题来解答,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则是通过跨越学科的方法来研究。

     现象可以是人类的起源、欧盟的职责、气候变化、食品安全、政治体制等。这也使学生能够学习21世纪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和沟通。

    

     小结

     那么,上述两大趋势,是否会造成教师队伍的急剧减少?我认为教师总数不会减少,但却会造成传统教师的失业,而新型教师的大量增加。

     所谓新型老师,我觉得他们应该包括下列4大素质

     1、跨界知识:他们需要掌握多个专业的知识。

     2、快速学习:他们需要快速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

     3、沟通表达:他们将参与学生的研究与讨论,所以需要有极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及时反馈:他们给学生提供的价值不是知识,而是反馈。包括提问、启发、评价。这需要他们拥有敏捷的思维、严谨的逻辑、高超的情商。

     在20年前,英国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基于现象”的学习方法了。我当时在苏格兰的邓迪大学法医系学习时,有4个本科学生选修了法医课。结果带教老师不是给他们讲课,而是出了题给让们自己去研究。一周后,他们4个学生分别上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展示。老师只是点评和补充。这样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最重要的两个能力:思维方式自学能力

     所以,老师的失业潮一定会到来,但同时,老师的就业潮也会到来。关键是,你是前者还是后者?

     本公众号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全世界用户籍限制迁徙的有哪三个国家?

     重磅:联合国发布2018世界各国幸福指数排名!

     全民反思:让子女陪你到老,还是让他们远走高飞

     让女人掏钱最成功的骗局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纠结?

     中国权术是现代管理的反面教材

     机器人妻子(只供男性阅读)

     愚昧比无知更可怕

     会议太多是因为领导有病

     非智莫扰:高智商单身群

     理性的反面并非感性

     上海人的优点

     该谈钱的时候,请别和我谈情怀

     怎样避免“中国式辩论”(第四版)

     快速学习、高效工作、尽情享受:不辜负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生悲剧是因为“刹车失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抄袭此文?)

     测测你是不是“愚人”

     识别下列“二维码”,可以进行逻辑测评。每月前5名有奖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张鹏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