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之姿”——能乐、艺妓、歌舞伎
2017/8/2 陈安看世界

     1、能乐

     乍一看阴郁清冷、苍白疯癫,这便是能乐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曾看过如此不讨喜的“悲剧”。对,是悲剧,一种立刻让心蒙上了灰的绝望感。

    

     “有情节的艺能”,意为能乐。能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包括“能”与“狂言”两项,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狂言”是“能”演出时的幕间戏,它与“能”有着很深的渊源。相对于以深沉题材为主的“能”,“狂言”的题材大多接近生活,如日常琐事中的笑噱和讽刺等。尽管“能”与“狂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却是表里、阴阳的关系,共同支撑起一部能乐。“能”与“狂言”交替上演,并不会让人感到不自然,这是因为它们都具备共通的基础,即谣曲和舞蹈。

    

     能乐是日本代表性的古典戏剧之一。其登场人物的动作编排精致固定,语调和曲调都保留了室町时代的原貌。为了扮演超现实的登场人物,演员会戴上面具,称之为“能面”。所谓“能”,即以表现“幽玄美”的“谣曲与舞蹈”为中心展开的故事。能乐为了呈现一个幽玄的世界,台词全部采用与口语不同的书面语形式。幽玄美以优美为基础,融合了佛教的生死观,以“余情”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幽玄美向来为日本文艺家所津津乐道,同时是被日本人普遍接受的审美,几乎渗透在日本的一切文艺样式中。无论是和歌、俳句、能乐,还是散文以及物语文学,乃至圆林建筑、插花、茶道,无不闪烁着幽玄美的熠熠之辉。

    

     幽玄意识表达的是世界和自我的阴暗、欠缺、不完满的面相,是世界不透明的意识。这些由意识形态根植于日本人的性格当中,又通过能乐表现出来。日本的幽玄意识在能乐中被最大化的凸显出来,优美安详、隐藏不露,深奥难解、内在充实,神秘超然、微妙至极、不可言喻。能乐,几乎代言了日本人骨子里所有的阴郁和缺损感。

    

     2、艺伎

     艺伎的形象几乎覆盖了世人对日本妇女的全部印象。和歌舞伎相比,艺伎更为世人所熟知。在日本,艺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存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艺伎既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又是一种充满日本味的艺术。艺妓是男权至上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带有一定媚态的美。在历史上,艺伎本来和勾栏有说不清的瓜葛,以至于明治维新时期,天皇政府认为有伤风化,有损日本的国际形象,曾一度予以禁止。但是,最终还是日本社会习惯的顽固性和艺妓固有的艺术价值挽救了艺妓,才得以延绵不绝以至今天。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艺伎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和花道、茶道不同的是,艺伎的艺术产品就是艺伎自身的塑造和提供的艺术服务。艺伎的功能是展示日本女性特有的美和温柔,并把它奉献给顾客。这种改变了形状的性欲望成为一种审美理念,成为“色道”的真谛和精华。

     艺伎在技能训练中不仅要从坐、立、行走等方面入手,学习展现日本女人风姿的各种方法,还要学会化妆、弹唱、舞蹈。艺伎是一个奉献的职业,除了性之外,艺伎会献出自己拥有的一切美丽。艺伎可以生儿育女,但是不能结婚,一结婚就会被逐出艺妓界。日本艺伎正是用自己一生的忧伤给人以安慰,它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唯美情节”。艺伎的美丽不仅要求服饰得体、浓淡得宜,而且要求一种整体的气氛,整个房间纤尘不染,在墙上挂起雅致的古画,古朴的花瓶中插上造型别致的插花,营造出一种情趣。日本艺伎承载着日本最古老的文化传统,她是一抹诱人的风景,艳波涟涟。

    

     3、歌舞伎

     在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中,从一度是妓女的演艺成为大雅之堂的高尚艺术,非歌舞伎莫数。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歌舞伎”在日语中读作「かぶき」,它的语源是「傾く」,是指超出常规的、不寻常的事物。这个词用于精神方面,指对固有伦理、道德的反叛意识,也用于奇风异俗,指走在时尚前端的发型、服装、装饰品,还用于粗野的语言和行动。正像这个词的原意所表示的,歌舞剧的内容和样式已经走过了整整400年的历史。每当联想起日本人的神秘莫测甚至说匪夷所思,歌舞伎便让人不禁莞尔点头。

    

     周作人曾惊叹:“日本摹仿中国文化,却能唐朝不取太监、宋朝不取缠足、明朝不取八股、清朝不取鸦片。”再想想日本的茶道、禅宗和歌舞伎,恰恰是这种兼收并蓄构成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不知道走过了400年的漫长历史之后,歌舞伎这种凄凉的歌舞还能向前走多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安看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