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同观沧海
2017/9/4 陈安看世界

     曹丞相是四言诗的高手,这种文体在他之后就沦落了,所以他可谓最后的四言诗人。最著名的一首当然是入选中学课本的那一首,一开始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结果,我在第一次去北戴河的时候才发现碣石是几乎无法登临的,因为它杵在远离海岸的海中央,孤零零一个,直上直下,无法靠近。

     但是,诗人的想象力是无可指责的,况且第一句往往是引起下面的正文,可以错误甚至可以无意义。

     所以,我们在意的其实是"观沧海",在曹操那个时代,沧海虽然不再如秦始皇时代那样充满了对海外仙山的向往,也还是只能远观而不可征服的,它只是古人面对天涯海角的一种感喟。

     就这样,我带了研究生们去北戴河观沧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北戴河还是一个传说般的存在,也许他们会想着路遇几个中央领导呢,结果只遇到了路上大量的便衣,而对于其中几个孩子而言,甚至是第一次看到大海,其意义就怎么高估也不过分了。

     和研究生们一起涌向大海然后心情复杂而激动稍有不同,这是我第五次来北戴河,也就淡然很多了。

     它只是渤海湾靠里的一个小城罢了,属于秦皇岛的管辖范围,但是因为特殊的历史定位显得比秦皇岛还要有名,且略有神秘。所以,世间万物还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当时选了南戴河,这里的命运也就如今日南戴河一般了,为有一个更为有名的兄弟而嫉妒并因能借用沾光而窃喜着。

     从作为内海的沧海开始去逐渐看见更为宽阔的大海大洋,是研究生的一个认知顺序,但是,这里仅仅是一个开始,虽然他是秦始皇和曹丞相的终极认知目的地,对于今人而言却仅仅成年礼之后的一个开始,再想到我家十一岁的闺女从五岁开始跑欧洲,这样的开始都有点慢了。

     但是,一定要有一个仪式般的开始,这次旅游放置在暑期夏令营的临近结束时节,前期的快速研究入门和北戴河归来后的收尾工作,使得这次出行格外特别些。

     是的,内部培训,公开课程班,全国学术会议,乃至未来的国际会议,这就是从沧海走向大洋的一个顺序,而年轻人可以今年缩短这一进程,早日见到使自己显得愈发渺小的世界。

     虽未临碣,亦观沧海,水意悠远,彼岸无涯。人影婆娑,山高云白,东方欲晓,若出其东,星海遥遥,慷当以慨,洞玄幽远,歌罢沉思。

     是的,为了呼应开头,我只好仿作了一首四言诗。曹丞相,献丑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安看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