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人的体育馆里科普应急管理
2017/9/14 陈安看世界

     之前,听到自己的导师说过当年华罗庚先生普及优选法统筹法的场景,上万人在一个大体育场听课,简直是世界上少有的科普举动。

     我一般也就在几百人的场合下普及过应急管理,都是在大型的会议室。

    

     后来就有机会在2500人参加的体育馆内举办了一次现代应急管理科普活动,在浙江的杜桥镇,几乎所有的镇机关的干部、各村的干部、大学生村官、当地中学和小学的老师,主要企业的相关人士,都来听了这次普及性的报告。

     为了这次活动,动用了十几吨的冰块,外面也备好了应急救援车,随时准备出现中暑的突发事件。

     开始是总参某部的马少将讲了十分钟关于杜桥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带来的启示,随后,我开始登场讲现代应急管理。

    

     因为面对的对象组成比较复杂,所以,非常考验我的科普能力。我想在整个过程中,除了一些提纲挈领的东西,我主要侧重于讲好几个故事:

     1,突发事件作为均衡态破坏者的角色。人们每天吃饭干活睡觉,但是突发事件会把这些秩序性的东西暂时破坏掉。

     2,区域风险管理的故事,例如敏感区域的风险,以及火车站在节假日的管理,为了重大活动保电的考虑而做的一些风险控制措施。

     3,经常会在杜桥出现的台风这类灾害的渐发特点以及应对策略。

    

     4,我们国家对于现代应急管理的主要贡献(SARS)所带来的衍生灾难——股骨头坏死的现象。

     5,古代人进行应急管理的几个重要手段:依赖“妈”,依赖“老婆”,依赖“泥胎”等的几个过程。

     6,老婆和老娘先救谁的问题所带来的应急状态下救援对象选择的问题。

     7,广东矿难和北京矿难

     8,以杜桥和北京为例说明应急保障率的问题

     9,出现突发事件后的公众心理恐慌的现象

     10,封闭区域地铁和开放区域广场疏散的故事

     11,应急的四个不同招数

     12,大规模地震灾害中的应急通讯体系

     13,可燃液体的鉴定技术——一次民航空难的故事

     当然,未来增强讲演的趣味性,我在最初的时候也提到了陈热闹同学。

     2500人的应急管理科普确实不容易,不过,觉得未来那些周边容易有突发事件而会产生应急管理需求的地方,这类活动怕还是需要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安看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