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俯瞰或仰视
2018/3/8 陈安看世界

     如果问法国第一象征是什么?我会回答埃菲尔铁塔。正如有人问澳大利亚的象征是什么,大家一定悉尼歌剧院一样。事实上,悉尼歌剧院是个失败的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例证,我曾经专门有文章论及它(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319)。

     而埃菲尔铁塔呢?它在项目管理上并没有什么失败的地方,但是,整体上说,把这么一个钢铁怪物立在那里,是个设计思想上的失败和实际结果上的成功。

    

     笑话里说,美国某石油大王来到巴黎,指着埃菲尔铁塔对儿子说:“孩子,法国人做事就是不靠谱,他们那个油井已经立了好几年了。”“可是,”他补充道,“到现在这个油井都没有打出一滴油来”。

     这样的笑话很象法国人专门拿来讽刺美国人的,正如美国人也有类似的笑话来讽刺法国人一样。

     在法国,如果说哪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是个“真”东西,那一定是大家理解错了。相比于实际价值来说,法国人似乎更加在意纯“象征意义”。

     巴黎一度是音乐的天堂、美术的圣地、科学的园地、文学的殿堂。也所以,巴黎的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多到难以胜数,德国的音乐家,西班牙的艺术家,波兰小姑娘玛丽(后嫁给法国人居里)都纷纷来到这个伟大的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而有趣的是,大家似乎都还能找得到,也许这就是巴黎真正伟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笑话里的美国人难以理解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正如法国人开始时无法接受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一样。事实上,法国人开设时也没有试图理解埃菲尔铁塔的设计理念。

    

     不过,既然立在那里了,慢慢也就眼熟了,不接受也得接受了。

     这是我对埃菲尔铁塔和玻璃金字塔最后为法国人接受的一个解释,而且,我觉得这个解释更接近真相。

     中国人开始也没有接受天安门广场边上升起的巨蛋——国家大剧院。可是,今天,当我们从玻璃上有水流着的地下走入国家大剧院的时候,想起当年那一争执的同时也会为这个巨蛋之大而不禁感慨。

     在那样的地方,其实立一个无论怎样的建筑,都会让人惊叹和慢慢接受。当天安门广场附近再建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建筑,不久后大家一样会接受它。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更难听的话是:主楼是一个撅起臀部的女人而配楼是一个男性阳具)立上之后,大家吵吵两天,不也就这么回事了吗。

     对于要建造一座高层标志性建筑的目的来说,更多应该是供人俯瞰而非仰视的,“会当临绝顶”时,遍览四周,发现自己因为站到了更高处而带来的“一览众山小”的错觉,还是很美妙的。

     不过,人们俯瞰的时候还是要少,因为征服一个被认为高的东西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仰视得更多些,也所以俯瞰的感觉更加宝贵。

     我小时候每次到村里的小山上去,都能够有赏心悦目的体会,我发现我家后面原来的那座小山,就是埃菲尔铁塔——它们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致的。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安看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