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需要选一个学术能力强的导师
2018/8/8 7:00:00 陈安看世界

     本文题目上的那句话是很正确的,对于想读博士的和不想读博士的人都适用。请听我详细道来——

     对于不想读博士的,其实也就是不想在学术圈里混下去,那么,硕士期间如果你不找一个学术能力极强的老师,读这个学位和不读这个学位就没啥区别。3年你说你浪费在这上面干嘛呢?这3年可是黄金般的三年啊。混也混了,找个学术能力强调的导师,被强拽着走也走过去了,此时你有的是体力,如果不是特别懒,还是被拉着跑一段比较好,因为毕竟是能力所及的事情。而一旦了解了学术的真谛,以后遇山开山、遇水涉水也就很容易了,毕竟,学术面临的问题是很新的嘛,未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并不新,甚至一辈子遇到的多是旧问题、老问题,别人解决了N次的问题。

     ———————————————

     如果您要读博士,也就是说,想在学术圈里混到生命的终点。嗯,你的起点一定要高,至少要知道什么叫好的科研,如果连这个判断力都没有,我看你这辈子即便跟着大牛混,也比你的师兄师弟师妹师姐要混得惨。

     俺们面试过多次博士,一般我喜欢问两个问题:

     A,X博士,您觉得自己自从做学术研究以来,哪个研究是让人怦然心动的?或者佩服地五体投地的,或者十分欣赏佩服的?【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你认为什么是好的科研”?】

     B,Y博士,你觉得自己发表了N篇论文,也完成了答辩,里面肯定也有创新点若干,你觉得那个(那篇)自己的东西是让你特别满意的?具体满意在哪里?【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精彩的研究在何处?】

     而非常遗憾的是,对于这两个问题,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回答不出来。其实第二个问题可以认为是博士论文答辩时候一定要阐述的,但是,在俺们的追问之下,新科博士往往回答着就露怯了。

     ———————————————

     也许可以说,当今的现状是刚毕业的博士们连什么是好的科研都答不上来。如此下去,未来能做好的科研才怪。

     那么,博士在刚入研究这一行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什么是好的科研,这是那你的第一个导师——硕士导师能够告知你的。如果上完3年硕士课程之后,你对这个问题没有切身体会,我只能说你的硕士生导师不合格。同时也恭喜你当年选错了导师,那么,你选博士导师的眼光会更好吗?我想可能性不大。

     不过,如果你选的硕士生导师学术能力极强,那么,未来的博士生导师即便能力弱一些或他已经远离科研很多年,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自己拥有了选择新方向的能力,导师指导不指导,你的水平也会在哪里;你努力不努力,眼光至少在那里。

     ——————————————————

     有时候我去一些大学,看到那里的研究生端的是十分可怜,她们可能忙活三年连科研是什么都懵懵懂懂,更不要说好的科研了。当时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能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都没有选择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录用的往往是高中生中入大学门槛的最低分的那一批,呜呼,如此老师的弟子,未来能够教育出比老师具备更高眼光学生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而大学或科研机构里做导师的也一样,如果导师们自己都从来不知道好的科研是什么,还想指望学生靠自己的灵感和先知先觉来获取更远更宽的视野吗?

     如此,硕士生阶段的选择特别关键,它能够决定不在学术圈里继续下去的学子的未来事业前景,同时也可以决定准备继续在学术圈里待下去的未来博士的能力发挥。

     老兄,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陈安看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