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阅兵场面也震撼
2021/11/18 17:00:00 碎历史

在即将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大阅兵是备受期待的一项。阅兵是国家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自古就有。
北宋名臣赵抃有一首《武林阅兵》的诗:“吴天霜晓弄寒晖,金鼓喧阗大阅时。帐下万兵听号令,军中诸将肃威严。”诗作的艺术水平虽然一般,却写出了大阅兵的壮观和庄严。清乾隆帝也写过几首和阅兵有关的诗歌,如“诘戎伊古重,爽值九秋天。气霁炮声壮,云开旗色鲜。”“八色旗分光耀旭,千行士厉气凌云。方行禹迹无非事,大烈钦承勗绍闻。”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古代阅兵不仅有军队队列,也有军容军姿以及先进武器的展示。
新型武器装备展示历来都是阅兵的一大看点,不过不同时代侧重的武器各不一样。在宋朝之前的冷兵器时代,武器主要以戈、刀、矛、剑等格斗类兵器、弓弩类抛射兵器和战车为主。很长时期以来,十分具有观赏意义的射箭是阅兵的重点之一,到清朝时都是必不可少的检阅项目,甚至连皇帝都会一试身手。据《清史稿·礼志九》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南苑举行阅兵活动,康熙皇帝亲自披甲检阅,“阅毕,命树侯台上,亲发五矢,皆中的,复骑而射,一发即中。”
宋朝开始逐渐出现了火器。据北宋官修《武经总要》记载,到宋仁宗时,已有火箭、火炮、火药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等10多种火器,这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均已装备到部队,是大阅兵时一大亮点。《宋史·军礼志》记载,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宋太宗举行大阅兵,在传统的射箭、大刀武艺之后,“继而进呈车炮、火炮、烟枪。”火器在明朝更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部队主要武器,明中期时“京军十万,火器手居六”。明朝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炸弹“开花炮弹”,时称“飞炮”。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的阅兵仪式上都有所展示。新型战服的展示也必不可少。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所绘的《八旗阅阵图》,记录了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该图分为“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其中“阅阵”一卷中所画人物不少于一万六千人。图中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战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极为壮观。每个人都面貌分明,衣着装饰,车马枪炮,仪仗旗鼓等均描绘精细,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
欢 迎 分 享 到 您 的 朋 友 圈?
一键星标公众号,喜欢请随手点亮“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精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碎历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