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不能把学区房给干掉?
2016/2/18 21:37:03 FUN事很有趣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热得化不开。但按万科副总裁、北京CEO刘肖先生的话说,房地产离互联网离得最远,却被谈论得最多。

     为什么离得最远?

     我不妨解读一番。

     从房地产开发各流程环节看,尚无互联网能否颠覆或替代的。拿地,土地在政府手里,招拍挂获取,把土地信息上传到网上,不改变最高者拍得的现实。开发,到主管各部门报批报建,手续要一个一个办,依然是“跑部前进”。建设,依旧是建筑工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流着汗水把高楼大厦、社区花园盖起来。交房入住,装修垃圾清运,搬家乔迁,安居乐业了,互联网+来+去,也没太看到其改变的些许端倪。章要一个一个盖,砖要一块一块砌,一个都不能少。

     营销!或许您要说营销,是否有了许多互联网思维的变化?如有的企业,开始在淘宝上做广告了,有的把房源放到京东商城卖了,更不必说,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个微信公众号了。但这在老沈看来,也不是什么新思维,不变的依旧是房地产在强势媒体做推广的思路。过去平面媒体强势,就选择平面媒体;之后新浪、搜房、焦点网强势,就选择这类网络媒体;目前京东强、阿里强、微信强,今日头条强,就把推广做到这些地方,最多形式根据内容调整,但还是王婆卖瓜的理儿。媒体推广,从来就是谁强谁就旺,明月照大江,喜强厌弱,移情别恋看谁帅。

     那智能家居算吗?窗帘自动关合,智能调节室内温度,智能电光控制,人来灯亮,人去灯灭(不是人去如灯灭,是真的灭),睡觉时夜灯或全黑,亲热时浪漫灯,吃饭时灯火辉煌,听上去、看起来都挺美。但其实,之前冰箱在之前也算相当智能的,空调冬暖夏凉也好聪明的,田螺姑娘在您睡觉时就把早餐粥煮好了也是极贤惠的。智能总在发展,并非自互联网思绪始。

    

     捋过开发流程,再接着瞧瞧,互联网能否改变房地产的概念分类?

     公园地产,指房地产盖在公园里,或靠近公园。我们不可能在手机上看看互联网照片就说自己的家是“公园地产”?您非这么认为,您是阿Q吗?

     旅游地产,如三亚那些房子,春节这时人就过去住,像候鸟似的,享受阳光、大海与沙滩。我在北京零下10度,上着互联网,浏览下海南风光,但我所居之所连旅游地产的边边都没摸着。

     地铁房产,在地铁上盖或临近地铁的物业,方便上下班出行,尤其是大城市倍受欢迎。而互联网,让您能在网上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往返如风,也依然改变不了出门交通拥挤的状况。

     还有,花园地产、养老地产、豪宅地产、绿色地产、体育地产……互联网思绪万千,貌似并无颠覆以上之功。于房地产而言,互联网还没有像电梯、电灯、自来水等对房地产的推动力量来得大。像电梯,加上钢结构或剪力墙,至少让人类住得更高,从而更节省土地,提高了建筑的容积率,让我们拥有了高楼大厦、摩天大楼。

     然而,思前想后,有类高价房,不知能否寄望于互联网?那就是教育地产,学区房。

    

     学区房在北京,曾爆出五道口30万一平米的新闻,哥买的不是房子,是孩子的未来。这是中国教育资源不公平造成的。尤其是城市外来户,孩子上学无门,往往叫天也不应。有些开发商抓住这个契机,引入学校资源,然后加价卖给购房者。您能买到,真的要谢谢开发商呢。君不见,学区房许多又老又破,但就是价格坚挺,且年年涨声响起来。

     如果有这样的互联网+,孩子们坐在离社区最近的学校里,但通过互联网视频教学,一样是北京海淀名校老师的授课,一样布置作业。学生们一边听课,一边还有机会通过网络提问。而社区学校的老师,就像“全陪老师”,就近答疑解惑,安排课下辅导。这样足不出户,名校、名师全都在眼前。倘若诚然如斯,那些卖到天价的学区房,价格会应声而落吗?但愿如此,希望如此,高价学区房,坑了多少爹娘啊!

     当然,您还可以说,互联网教育也不算什么新玩意,过去的广播电视大学,就是前辈了。这样说也不错!只是互联网使用更方便,不必专业电台、电视台发射信号,互动性也更强,可同步,可回放,可订课,还应该能选择您喜爱的老师。好师资,更可以通过互联网,做到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FUN事很有趣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