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癌晚期的特效药乌梅
2022/12/22 9:38:40 青囊橘井

    

     酸入肝,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经,在肝癌晚期的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肝癌出血、肝癌病人腹泄、肝癌病人厌食用少量乌梅可增强食欲等。

     乌梅功效:【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止吐、止泻、止咳,止血、止渴,止脱、敛疮。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崩尿便血,调胃止吐,紧肉敛疮,收涩止脱。

     增食欲、促消化、除便秘,增能量、消疲劳、清血液,抗过敏、治肾炎、疗胆疾,慢性肠炎它能医,血糖过高也能抑。专久虚、新实忌,长服易损肝阳气。

     肝癌晚期食欲不振,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显著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 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腹泻.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著,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慢性肾炎:乌梅有助肾小管上皮再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方用乌梅炭、蝉蜕各6g,辨证加入其他中药,如玉屏风散合六味地黄汤等,每日1剂,水煎服。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重用乌梅(一般不少于30g)对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方用乌梅30g、黄连3g、黄柏9g、细辛3g、花椒6g、干姜6g、桂枝6g、党参10g、当归10g、附子6g、白术20g、枸杞子10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分3次服,一般7日可见效。

     糖尿病血糖下降:乌梅、五味子、炙僵蚕各等分研末为丸,每次服4g,每日服3次,用药1~3周后“三多”症状可改善,血糖、尿糖可显著下降。

     胃酸缺乏:乌梅组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方用乌梅6g、木瓜10g、白芍15g、沙参15g、黄芪20g、太子参12g、莪术6g、绿萼梅8g、生麦芽15g、丹参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乌梅炭敛疮: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乌梅虽然用于肝癌晚期很好,但乌梅钾含量高,大量腹水病人不宜用,为什么对于肝癌腹水病人吴氏老中医也开乌梅呢?因为某些病人在医院用大量的利尿剂,使血钾下降,用乌梅可补钾,再说乌梅既为“酸收”,固摄,使身体的营养不随腹水而流失。总之,用药宜结合具体病情灵活机动,不能默守成规,更不要死搬书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青囊橘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