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化学治疗|大医院的主打疗法老中医说不可取
2023/1/15 11:12:32 青囊橘井

    

     化疗又称化学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近60仍无太大进展,只有少数化疗药物对肝癌有一点疗效,如柔比星(ADM)、顺铂(DDP)、替加氟等,其他化疗药物均属无效,如果用其他药物化疗则徒有毒性和副作用,完全是加速病人死亡。

     已治疗上万肝癌病人的桂林吴老中医说“肝癌化疗一定要慎重,千万别胡乱使用化疗”。国内西医学权威认为:联合化疗在杀死癌细胞方面优于单药化疗,故我们国家的大医院仍然广泛使用多药联合化疗,但西方医学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则从20世纪末就不使用联系化疗了,近10多年来,发达国家都是使用单药化疗,它们认为多药联合化疗的毒性远远大于单药化疗,虽然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看似好一些,但由于化疗药的毒性使肝癌病人活的时间更短,故而他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实质上是一种改变给药途径与方法的化疗,这种治疗方法相对以往的治疗方法有一些进步,可使肝癌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毒性也相对减小。

     由于大多数肝癌病人均合并有程度不同的肝硬化,影响着药物的使用及体内的吸收、代谢。因此,现不能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在医院常会选择经肝动脉联合化疗或加栓塞可使疗效提高。

     1、肝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不宜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的各期病人。

     (2)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需放疗与化疗相结合者。

     2、肝埃及内灌注联合化疗

     那些不宜手术、放疗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晚期肝癌,而身体尚能耐受联合化疗者,常选用经肝埃及单纯灌注化学治疗药物。可定期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左、右肝动脉灌注,也可在术中肝动脉插管灌注。条件请允许者也可经左锁骨下动脉向肝动脉内留置导管药盒系统,则更便于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医院常用的化疗方案有:

     (1)AFP方案:5-氟尿嘧啶(5FU):600~800mg/m2;ADM:30mg/m2;顺铂(DDP):60mg/m2。分别加0.9%生理盐水40~80ml,依次经肝动脉灌注,每3~4周1次。

     (2)FAM方案:丝裂霉素(MMC):8~12mg/m2;5FU:600~800mg/m2;ADM:30mg/m2。分别加0.9%生理盐水40~80ml,依次经肝动脉灌注,每3~4周1次。

     (3)AMP方案:ADM:30mg/m2;MMC:8~12mg/m2;DDP:60mg/m2。分别加0.9%生理盐水40~80ml,依次经肝动脉灌注,每3~4周1次。

     经肝动脉单纯灌注联合化疗的有效率为32%~75%,可改善中、晚期肝癌的预后。近年来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广泛开展,单纯灌注化疗已较少应用。

     3、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的血供95%左右来自于肝动脉。阻断肝动脉对肝癌的血供,可使肿瘤发生坏死,瘤体缩小甚至消失,而周围正常肝组织则损伤较轻。而且化疗药物的疗效与瘤体内的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在栓塞的同时灌注化疗药物,可使局部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提高,体循环浓度明显降低;还可使化疗药物在瘤体内保留较长时间,从而提高疗效。有报道肝动脉灌注后,肝脏的血药浓度为全身的100~400倍,肿瘤组织是正常组织浓度的5~20倍;全身毒副反应轻,而局部损伤重。

     该疗法适用于:

     ①不宜或不愿手术切除的各期肝癌;

     ②肝癌瘤体较大,可于术前行化疗栓塞以使瘤体缩小、血供减少,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可减少术中播散和术后复发的可能;

     ③为不宜手术的病人创造二期切除的可能;

     ④非根治性肝癌术后的补充治疗;

     ⑤作为多中心生长的小肝癌切除前的辅助治疗,可使手术更彻底。

     对于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者、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门脉高压至严重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恶病质、凝血功能障碍、肿瘤占肝脏体积的80%以上、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及全身广泛转移等应作为禁忌证。

     (1)化疗药物的选择:选择化疗药物及方案的原则与经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相同。在肝储备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应采用较大剂量联合用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进疗效。

     (2)栓塞剂:由于肝脏具有双重血供,而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结扎或栓塞肝动脉,可减少肝肿瘤血流量的90%,而正常肝组织血流量仅减少30%~40%。但仅结扎或栓塞肝动脉较大分支,则末梢动脉压降低,大量吻合支重新开放,侧支循环迅速建立,疗效受到影响。因此应从末梢循环开始,逐步栓塞各级肝动脉分支,较彻底地阻断肿瘤组织的血供,阻止侧支循环建立,达到较完全的栓塞治疗目的。

     临床常选用近端与末梢两种栓塞剂,以达到逐级栓塞目的。末梢栓塞剂目前以碘油最常用,带药微球或微囊等有较多报道,但至今未见有制成药品上市,疗效也未见优于碘油。近端栓塞剂最常用的为吸收性明胶海绵、不锈钢圈等。

     (3)灌注栓塞方法:在DSA或血管造影机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或肝固有动脉,造影并了解肝及肿瘤的血供情况、有无动静脉瘘及门脉系统有无癌栓等,然后依次缓慢注入化疗药物。灌注完药物后,尽可能将导管插至肿瘤的供血动脉支,并在显示器监视下缓慢注入化疗药与碘油的乳化混悬液,根据瘤体大小碘油常用剂量为10~30ml。注完碘油的乳化混悬液后可根据供血动脉的血流情况,再注入一些经高温高压蒸过的吸收性明胶海绵条或碎块,增强栓塞作用,发现血流明显缓慢或阻断则应停止注射。摄肝区平片,退出导管,压迫15分钟并加压包扎。

     在动脉穿刺插管操作时,切勿动作粗暴。注入栓塞剂时一定要在显示器监视下缓慢进行,以免误栓。作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重视化疗栓塞后的治疗。

     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大阪大学医学院NA-kamura报道,378例中晚期肝癌经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后1~4年生存率分别为56.5%、31.6%、17.3%、7.2%;上海中山医院统计308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病人,1~4年生存率分别为64.6%、35.2%、22.6%、9.8%。影响疗效的因素有:肝硬化程度及肝储备功能情况,门静脉情况,肿瘤形态、范围、部位、大小、血供、动静脉瘘及细胞类型生物学形态等。另外,病人的精神状态、全身情况及医生对介入治疗及注药技术的掌握情况也是疗效的影响因素。

     中华良医、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人上万例的桂林吴老中医指出,以上治疗方法虽然有些病人身上能起作用,但根本不可能治好肝癌,至今为止没有一例中晚期肝癌是通过介入治疗等化疗而治好的。肝癌晚期的治愈率10%以下虽然算是很低,但各在医院用手术、化疗,介入治疗每年都是几百万病人,却没有一个真正治好了的,也就是说那些治疗的治愈率连百万分之一都不到!只有那些不会使用中医药抗癌治本的医生在治疗肝癌时才会首选手术和介入治疗,肝癌精英虽然不排除使用化疗(包括介入治疗),但决不以介入治疗和全身化疗为核心,最多把那些治疗当作一时之辅助。

     桂林吴老中医特别强掉,“分标本,明主次”,是中晚期肝癌治疗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位医生,无论他有多高职位,无论他有多“权威”,如果只知道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也是庸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青囊橘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