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和南郭先生
2022/1/18 21:47:51 青云读历史

     没有真本事能不能取得大成功呢?按道理说是不可能,但是只要社会提供了投机钻营的土壤,没有真本事的人又懂得投机钻营,也是能够取得大成功的。这样的人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数不清的人,非常有名的人也不少,今天我们就讲讲他们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君主叫田辟疆,史称齐宣王。一说齐宣王很多人可能有点陌生,但是提起他的事迹,很多人可能都有所了解。他取了四大丑女之一的钟无艳,并立为王后。他听从钟无艳的建议,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除了丑女钟无艳,还有美女夏迎春,前者奇丑而有才,后者奇美而无能。于是,齐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钟无艳帮忙;事情一过,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于是就有了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说法。这方面的故事非常多,郭德纲的单口相声也讲过。

     齐宣王见到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开始发展文化事业。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的士人,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闻声而来的有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都赐给府宅,官拜上大夫,不担任官职而让他们自由议论。

     齐国稷下学者逐渐多起来,将近数百上千人,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其中还有儿说、告子、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

     稷下学宫集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齐宣王喜欢听竽,而是喜欢的是那种几百人的大合奏,就命乐正组织一支三百人的大型吹竽乐队。竽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是中国汉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

    

     如果你不会吹竽,是不是觉得对自己来说就没机会了?不会吹竽但是懂得投机钻营的人却从中看到了机会。几百人的集体活动,少了一个吹出声音来的谁能发现呢?这个漏洞就被南郭先生发现并利用了。

     南郭先生,既无学问又无专长,靠斗鸡赌博骗取钱财。他听说齐宣王招聘吹竽乐师三百名,南郭先生就去应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混进了乐队。但他根本不会吹竽,为了不让自己的竽发出声音,偷偷用豆子塞住竽口,这样,他就装模作样地在乐队里吹奏起来。

     三百名乐师齐奏,气势宏伟,宣王甚为满意。南郭先生又善于阿谀奉承,更得宣王嘉奖。有些事情就是这么荒诞,没有真本事但是凭借着高超的演技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居然在专业的道路上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是好景不长,齐宣王驾崩,齐湣王继位。新王却喜欢听独奏,于是,乐正便推举南郭先生表演。南郭听后吓得浑身发抖,竽中塞的一粒豆子也滚落出来,原形毕露,丑态百出,众乐师暗暗好笑。湣王大怒:“简直是滥竽充数!”欲惩办南郭。当天,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讲完了古代的故事,我们再来讲一个现在的故事。钟南山2003年因在抗非战斗的卓越表现,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一项特等功,并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20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这要感谢邓铁涛老先生在关键深刻用中医药以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的效果治好了非典。如果没有中医药,非典治疗不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效果。西医的激素疗法作为对照组,病人都留下了股骨头塌陷或坏死,肺部出现纤维化的严重后遗症。

     非典是一场集体救援,总要有一个人出来作为典型代表集体领奖,这个荣誉没有给邓铁涛而是给了钟南山,这也无可厚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总要有人有这个奉献精神。恰恰邓铁涛有这个奉献精神,他不在乎正好有人在乎,邓铁涛的功绩就这样没有宣传开,连中医药本身的功绩也顺道被埋没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是一场举国动员,医务工作者众志成城战胜了疫情,国务院发布的抗疫白皮书把抗疫的经过和抗疫成功的原因都白纸黑字给了历史一个交代。在武汉只待了一天就返回广州的钟南山,又代表医务人员把最高荣誉和光环加于己身。

     钟南山身处世界科技前沿,在抗疫中推出了西医的很多先进疗法,氯喹,瑞德西韦都曾经被他力挺过,但是这些疗法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对病毒无能为力。关键时刻还是中医药出手拯救了中国人民,这可是白纸黑字写在了国务院抗疫白皮书里的。

     太多中医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为抗疫的胜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有谁知道葛又文吗?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贡献就和邓铁涛老先生一样可比日月,发明了清肺排毒汤方剂力挽狂澜,让中国人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可以做到病毒清零的国家。

     一直奋战在武汉一线的张伯礼,宣传力度一直不如只在武汉待了一天的钟南山的零头。铺天盖地的宣传需要钱,但是没有人肯出钱去捧一个能治病但是不赚钱的中医药的代言人。西医产业链上的庞大利润,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一掷千金去让自己的代言人在热搜上下不来。

     明明在武汉只待了一天,能被媒体写成奔赴一线战疫60天,标题党给人的感觉是一直没离开,其实第二天就离开了武汉去了北京,第三天就从北京回到了广州,然后一直待在广州。不在一线也无所谓,在后方当啦啦队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别把啦啦队长打造成救人英雄啊。

    

     谁在一线救人呢?我们要记住一个叫张忠德的人。

    

     救人靠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的拟方人是民间中医葛又文。

    

     但是媒体把所有版面都给了钟南山,对前线的功臣吝啬地不愿写,钟南山也惜字如金不愿提,宣传的都是推销他感兴趣的氯喹瑞德西韦连花清瘟。什么流量院士,药代院士,这些雅号非常不雅,但是很多人一听就知道是谁。有些人善于表演,干的最少却出境最多,在这个集体抗疫的大行动里出尽了风头。谁在耍嘴皮子,谁在真抓实干,很多老百姓还是能看清的。

     如果把每个人的贡献都单独摆出来,有人能拿出一大堆的贡献,有人却乏善可陈,功成不定有他,但是功成必定在他。而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在这个讲曝光率的时代,注定无人知晓,反而那些天天泡在闪光灯下的人名利双收,这种反差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此时不禁想到了最近非常火爆的关于联想问题的讨论,柳传志和倪光南就是这种强烈反差的模板。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民扑在事业上的倪光南,真的就没有了名也没有了利。善于投机钻营,一心为自己为家族谋私利的柳传志,却名利双收。

     唉,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更多好文

     从金域医学看资本恐怖的布局

     不可思议,中国人对钟南山的三个错觉

     西方文化快要把中国人忽悠瘸了

     天下有贼:用扩散疫情的方法掏空医保

     张捷眼中的钟南山令人震惊不已

     人民觉醒,需要张捷这样的知识分子

     揭秘司马迁不为人知的后半生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司马迁,彻底颠覆你三观

     告诉你为什么斜吊的眯眯眼就是辱华

     西安疫情证明洋人的屁不是香的

     像柳传志一样篡改历史的人还有多少

     胡锡进:领导人的局限性到底是什么

     倪光南:芯片之花在科学的春天里凋零

     教父柳传志都教了企业家些什么

     联想的保护伞终于浮出水面

     联想和柳传志的致命问题在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青云读历史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