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江南城市
2020/6/10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江南名城众多,有虎踞龙盘的南京、水光山色的杭州、二分明月的扬州、水网密布的苏州等等。
正如民间流传的谚语说的那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的美,可以和天堂相媲美。
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杜荀鹤,通过江南城市的代表——苏州,展开一幅江南地区的盛世画卷。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友人即将前往吴地,诗人杜荀鹤在送别之际,做了一回“导游”,写下了这首《送人游吴》,兴致勃勃地向友人介绍了苏州城的风物,勾勒出吴地的秀美风光。
一开篇,诗人告诉友人:你到了苏州就会发现,当地的人家都是临河建起屋舍。
连当年吴国宫苑的遗址上都建满了民居,几乎没有空地。苏州城内,河道密布,交错纵横,到处都架着小桥,城中的屋宇相连。
紧接着,诗人向友人讲述了苏州城的繁盛:这里不仅白天繁华喧闹,夜间的集市上,菱藕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游船上载满了绫罗绸缎。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
一般来说,白天集市上会更加繁忙热闹,诗人却偏偏说夜市,似乎水乡夜市更加能够表明吴地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特征。
诗人在这里选取了苏州最具特色的自然物产“菱藕”和匠心杰作“绮罗”,也体现出江南地区特有的风情和生活的富足。
诗的最后一联,作者表达出送别之意:我知道你在远方月夜未眠的时候,听到水上的渔歌声,一定会触动思乡之情。
诗人用平白浅近的语言,描摹出一幅姑苏水乡日常生活的实景图,自然质朴,恰如苏州评弹中回味悠长的余韵,百啭千声汇成一个江南。
杜荀鹤笔下的苏州,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繁华市井和烟火真味,而清代画家徐扬则把这样的繁华定格在了《姑苏繁华图》的长卷上。
上海博物馆本次“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中展出的这幅《姑苏繁华图》,长达十二米多,这样的鸿篇巨制在中国美术史上实属罕见,我们请上海博物馆的专家来为我们做个介绍。
▲李兰采访视频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
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知道《姑苏繁华图》是一幅社会风俗画,我们今天重点来看看阊门一带的景象。
当时苏州商贸最发达的地方不是苏州城内,而是阊门至枫桥镇的一段街市。画家在《姑苏繁华图》中描绘的商市,就集中在阊门大街附近。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写下“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的诗句,展现出阊门笙歌不歇、贸易兴盛的景象。
我们回到画作,可以看到画面近处,城门外景,桥上人流纷沓,桥下帆樯林立。
有趣的是,阊门右侧的城墙下,有一位女子手持长竹竿,正进行着走绳索的表演。
码头上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楼上商铺的人们或许也被表演吸引,纷纷推窗观看。
城门内景,店铺云集了药材、香料、皮货等多个行业。
大街南端有一条街巷,挂出了古玩、玉器的招牌,大概就是苏州著名的“专诸巷”了。
清朝时,苏州是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当时国内许多有名的玉作匠人,都来自于专诸巷的玉工世家。
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江南地区物产富饶、百业兴旺的特点,画家用极其写实的笔法,为两百多年前的苏州,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图像资料。
《姑苏繁华图》由宫廷画家创作,按理说应该是清宫旧藏,而此次为了筹备“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上海博物馆是专程从辽宁省博物馆商借了这件展品。那么这幅巨作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李兰采访视频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
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阊门,是繁华姑苏的一角;苏州,是富庶江南的缩影。以苏州、杭州等众多名城为代表的江南城市,从春风烟雨中款款走出,在丹青翰墨里缓缓浮现,也在诗词歌赋里熠熠生辉。
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是我国众多城市中最具特色的存在,吸引无数人心驰神往,反复品味。
《诗书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