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2020/6/18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在我国各地,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遗存,这些塔或玲珑俏丽,或端庄古朴,体现着古代高超的建筑技巧。

    

     但事实上,与亭台楼阁这些传统建筑相比,塔并不是我国固有的建筑类型。

     它源自古印度,是一种佛教建筑,用于保存佛祖舍利,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和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说文解字》里记载:“塔,西域浮屠也。”这里的“浮屠”,也写作“浮图”,是梵语中佛陀、佛教的意思,也被用来指代佛塔,我国民间就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俗语。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一首唐代诗人岑参登佛塔后创作的诗作。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节选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

     这首诗中提到的慈恩寺佛塔,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雁塔,直到今天,依然屹立在西安城中。

     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经回到长安,后来又建议并主持兴建了大雁塔,用于收藏从天竺带回来的舍利、佛像和经卷。

     大雁塔是长安城最壮丽的佛塔,可以俯瞰整个长安的盛况,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登临。

     神龙年间后,每年的新科进士都要登临大雁塔,并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塔下的墙壁上,他日如果做了公卿宰相,还要把名字用朱笔涂红。

     在雁塔题名的进士中,最出名的非大诗人白居易莫属,“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就是他在进士及第后写下的诗句,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豪情满怀了。

     当时除了“雁塔题名”,还有“雁塔诗会”的传统。皇帝首先以身作则,在每年重阳节登塔赋诗,文人墨客更是趋之若鹜,纷纷留下名篇。

     公元752年,岑参从边塞回到长安,与好友高适、薛据、杜甫等人一起游览大雁塔,即兴赋诗,互相唱和,我们今天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首先,岑参极力描摹了大雁塔的高度。雄伟的宝塔仿佛从地下涌出一样,巍然屹立,直插云霄,如同能抵达天宫。沿着台阶盘旋而上,好像一步步离开人间,上升到缥缈的云中。

     登临宝塔,视野广阔。向东望去,山势起伏,如同波澜翻腾的大江,绵延而去;向南俯瞰,道路笔直,槐荫青翠,宫殿井然,金碧辉煌。

     向西远眺,满目秋色,金风习习,天地之间一片肃杀;向北遥望,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古原上,是五位汉代帝王的陵寝。

     大雁塔的崔嵬高峻,与居高临下所见的壮丽风景,交相辉映,令人神往。

     在我国,塔经常修建在寺庙里,有塔必有寺,有寺必有塔。塔寺双辉,也成了中国山水画中经常描绘的对象。相传为北宋画家李成创作的《晴峦萧寺图》就是如此。

    

     ▲《晴峦箫寺图》北宋 李成(传)

     绢本设色 111.4cm×56cm

     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这幅画描绘的是冬日北方雄浑秀润的山间景致,以纵向构图的方式,将画面自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对应远、中、近景。

     先看近处,溪涧奔腾,一座破败的板桥连接岩石两岸,一主两仆正准备过桥,到对岸的村镇略作休憩。

    

     岸这边巨严高耸,古树痩硬,下面分布着几间茅舍,路过的行人在这里匆匆填饱肚子,然后继续出发。

    

     邻水的建筑显然要更讲究,几位文人在里面或赏景、或交谈。

    

     绕过茅舍之后,一条之字形的山路把我们引向中景的寺庙。

    

     这座寺庙建立在突出的巨石上,规模很大,众多楼阁掩映在古树之间,看得并不十分真切,只有中间一座佛塔巍然屹立,成为整幅画面的视觉重心。

    

    

     再往上看,远景的两座主峰前后掩映,雄浑险峻,两旁群峰拱卫,山外有山、影影绰绰。

    

     有瀑布飞流直下,更衬托出高耸的山势。

    

     整幅画除了上中下三段的构图,还有一个纵向的中轴线,从两座主峰,到玲珑的佛塔,再到山脚的建筑群,垂直而下,分布着画面中最重要的景物,而两边的景物依次递减,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我国名塔众多,中岳嵩山脚下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砖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则号称“中国第一木塔”,大理崇圣寺三塔鼎立,在苍山洱海间屹立了千年。一座座宝塔,穿越风雨,历经沧桑,铭记了历史,也惊艳了时光。

    

    

    

     《诗书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