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文房之首: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2020/8/18 18:05:13 东方卫视诗书画

    

    

     毛笔,是一种源于我国的传统书写和绘画工具,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排名首位。

     毛笔的笔毫用动物的毛做成。按照笔毫的弹性可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

     硬毫包括狼毫、鼠毫、紫毫等,特点是弹性强、笔性刚健,在绘画中适合线条勾描。

     软毫是羊毫,特点是弹性差、笔性柔软,在绘画中适合点叶、渲染。

     兼毫是用两种以上的毫做成,一般是将紫毫与羊毫合制,特点是刚柔并济。

     毛笔制作的主要派系有产自古代宣州的宣笔、浙江湖州的湖笔,以及四川的川笔等。在元代以前,宣笔名气最大;元代以后,宣笔被湖笔取代。

     毛笔发展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通过下面这首诗,来了解一下历史上与笔相关的一些故事。

     《咏笔二首》其一

     (唐)徐夤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

     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要读懂这首诗,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诗中的几个典故。首联的“秦代将军”,是指秦国大将蒙恬猎兔做笔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韩愈的《毛颖传》。战国末期,蒙恬率军南下征伐楚国时,驻扎在中山,也就是唐代的宣州潥水。

     他们想举行大型的狩猎活动来震慑楚国,当时占卜的人说,用兔毫笔写字,秦国可能兼并其他诸侯国,所以他们围猎了很多兔子,并将兔毛送回秦国。

     秦始皇让蒙恬把兔毛做成毛笔,并对书写方便的兔毫笔十分喜爱,但后来笔毫变秃之后,他就疏远了兔毫笔。

     颈联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董狐直笔”和“五色笔”。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因为不阿权贵、尊重史实被称为正直史家。

     五色笔的典故则是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因为得到五色笔而文采出众的故事。

     尾联的“班超”,是指东汉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他年轻时博览群书,能言善辩,但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能通过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

     后来他弃文从军,先后出击北匈奴和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做出重要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诗中写道:秦代将军蒙恬想要建功立业,他攻打楚国时,猎兔做笔,兔毫笔帮助秦国的英雄兼并其他诸侯国。

     用笔的次数多了,笔毛掉了很多,笔心不在笔中央,笔不好用时,就被抛弃了。

     董狐不阿权贵,秉笔直书;江淹与神灵相通, 得到五色笔。班超替人抄写文书时,不成大事,后来他弃文参军,在万里之外的西域封侯。

     和一般咏物诗不同的是,这首诗虽然采用了古代咏物诗的通常写法,但并没有托物言志,而仅仅是利用这些关于笔的典故,将笔的特性、历史等表现出来,带我们了解了源远流长的毛笔文化。

     笔,和文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文人聚会时,喜欢写诗撰文,以展现他们的满腹才华和优雅品味。

     艺术史上留下了不少表现文人雅集的画作,其中都可以看到笔的身影。下面,我们就在明代画家吕纪、吕文英合绘的《竹园寿集图》中,感受一下文人挥笔泼墨的精彩瞬间。

    

    

    

    

     ▲《竹园寿集图》 明 吕纪 吕文英

     绢本设色 33.8cm×395.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描绘的是,公元1499年,户部尚书周经、吏部尚书屠滽和御史佀钟三个人,在其他同僚的陪伴下,在周经的庭院中过六十大寿的场景。

     画中描绘了七个场景,从右往左依次是童仆煮茶、庭院赏鹤、献酒祝寿、竹林提笔、桌上撰文、画家赏画和童仆送卷轴。

    

     我们重点来看下描绘文人写字赏画的几个场景。在第四个场景中,穿着绯袍的是寿星屠滽。

     他手中执笔,面容自得,似乎正准备往竹子上题诗。旁边的童仆正双手捧着砚台,以方便屠滽蘸墨。

    

     第五个场景中,四位官员围在一张桌子周边,一位青袍官员正手持毛笔奋笔疾书,可能是在写诗或撰文。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第六个场景中的两位官员,正是本画的两位作者,其中穿绿袍的是吕纪,穿青袍的是吕文英。吕纪擅长花鸟画,吕文英擅长人物画,这幅画就是由二人合绘而成。

    

     这些写诗赏画的文人活动让这场寿宴充满了风雅气息。除了这幅画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描绘文人雅集的经典画作,比如描绘东晋王羲之等人聚会的《兰亭修禊图》,和描绘北宋苏轼等人聚会的《西园雅集图》。

    

     ▲《兰亭修禊图》局部 明 文徵明

     金笺设色 24.2cm×60.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西园雅集图》局部

     南宋 刘松年(传)

     绢本设色 34cm×19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文房之首的笔,是中华文明的记录者之一。因为毛笔种类的丰富性,各种书法绘画作品才能风格不同而各具魅力;因为毛笔的悠久历史,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才能载入史册而千年不衰。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