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2020/8/22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是“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气。
因为“处”本身就有“停止”的意思,所以,如果说“立秋”是吹响了秋日的号角,那“处暑”就意味着暑气已经消失殆尽,天气真正开始转凉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处暑”分为三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说的是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儿,为寒冷天气的到来储备能量;“天地始肃”就是说天地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就是说谷物成熟了。在民间还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的说法。
总而言之,“处暑”就是一个气温由“热”向“冷”过渡的节气,北宋文人苏轼曾在《鹧鸪天》中,记录了他在处暑时节的见闻。
鹧鸪天
(北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的这阕《鹧鸪天》是他贬居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时所作。
也正是在这里,苏轼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千古名作。可以说,黄州就是苏轼的创作宝地。那同样创作于这一时期的这阕《鹧鸪天》,描绘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
远处郁郁葱葱的密林尽头,是耸立的高山。近处房舍周围竹丛茂盛,把墙都遮挡起来了。
在长满了枯草的池塘边上,蝉鸣此起彼伏,但是也已经失去了夏日那种蓬勃的生气,听起来有些杂乱。
天空中不时有白色的鸟儿翻飞而过,水塘中的红色荷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此时已经临近黄昏,在村舍外的田野上,在古老的城墙边,作者苏轼拄着拐杖徐徐行走,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他边走边感慨,幸好昨夜老天爷殷勤地下过一场雨,所以今天才得以享受这一整日的清凉。这也印证了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民间谚语。
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这个时候,刚刚享受了一丝暑气消退的清凉,马上又会迎来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人们把它叫做“秋老虎”。“秋老虎”消退后,才会迎来真正秋高气爽的“小阳春”。
自古以来,初秋时节的“衰草残荷”就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大概是因为在经历了蓬勃的夏日后,这种略显颓败的景致,更容易激发人们对于万物枯荣的感慨。在宋徽宗赵佶的画笔下,就曾创作过一幅《池塘秋晚图》。
▲《池塘秋晚图》 北宋 赵佶
粉笺本墨画 33cm×23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的主体是水中植物和水鸟,它们在画面中依次排开。卷首画的是一株红蓼,它一般在夏末秋初的时候开花。
同样,红蓼左侧的“水蜡烛”、即将枯萎的荷叶和挺立的莲蓬,也暗示了画面描绘的正是初秋时节的水塘。
再往画面的左侧看,在一片枯荷前,有一只白鹭斜着身子站立在水中。白鹭与墨荷形成的这种黑白对比,更加凸显了中国画的那种水墨意趣。
我们顺着白鹭回首的方向看去,可以看到在倾斜的荷叶掩映下,有一只鸳鸯正朝着水面上的伴侣飞去,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水面上的片片落花,也更加凸显了清秋的韵味。
但是客观来说,这并不是一幅特别完美的作品。比如画家在构图处理上过于平面化而不够纵深,景物的分布也显得过于平均。但是总体来看,这幅画虽然瑕瑜互见,但是瑕不掩瑜。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画面上有许多斑驳剥离的痕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一幅“粉笺本”的画作。“粉笺”,顾名思义,就是在纸上涂上含有矿物质的白粉,一方面可以增加纸的白度,同时,降低了纸的透光度和渗水性。
或者也可以直接把白粉加在纸浆里,就可以使白粉和纸浆融合得更加匀称。
我们今天欣赏的这幅《池塘秋晚图》可以说是一幅非常罕见的“粉笺本”画作。因为纸张年代久远,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那种斑驳剥落的痕迹。
《池塘秋晚图》中营造的那种略显萧瑟的初秋景象,也让人真实感觉到暑气消退的清凉。
的确,处暑过,暑气止。这个时候就连天上的云彩,也不再像盛夏时节那样成团成片,而是显得更加轻巧自在,因此民间也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
在笑看云卷云舒之间,在对一年四季节气流转的感慨中,时间就如同疾速的列车一样,又奔往下一个站点去了。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