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澄泥砚: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2020/8/29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我国地大物博,不少地方都出产名砚,早在唐代就有“四大名砚”的说法,分别是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以及山东红丝砚。
到了宋代,随着红丝砚的原料逐渐稀缺,产自山西的澄泥砚逐渐取而代之。
与其他几大名砚相比,澄泥砚并不是采石斫制而成,而是用河泥烧制的陶砚。
古籍记载,把一种用双层绢做的袋子吊在汾河里,绢袋对河水里的泥沙双重过滤,最终沉入第二层绢袋里的细泥就是澄泥。
据说,“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的澄泥砚质地细腻,如同婴儿的皮肤,而且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成为文人追逐的上品。我们今天就在苏轼的一首诗中去了解一下。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北宋)苏轼
举世争称邺瓦坚,
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
自采临潼绣岭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
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
近日从戎拟学班。
这首诗是苏轼29岁时,与弟弟苏辙的一首唱和之作。当时,有朋友送了他一方澄泥砚,他想把这方砚台送给弟弟苏辙。
苏辙一听很开心,写了一首诗说:“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赶紧把砚台包好寄过来吧,我回赠你一枝湘妃竹的毛笔。
于是苏轼又和诗一首,说明了自己赠送砚台的理由:世人都说邺瓦最坚硬,以百金为代价,也换不到一方邺瓦砚。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大家都知道,曹操曾经在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临漳建了一座铜雀台,铜雀台颓败之后,人们用它的瓦来做砚台,取名“邺瓦砚”,非常名贵。
苏轼有个好朋友叫王颐,他热衷于收藏各种各样的砚台,他从临潼的绣岭山——也就是骊山,为苏轼购得了一方澄泥砚。
这砚台究竟如何呢?它经火烧制,似乎还带有骊山温泉的暖意;而砚台上的斑斑印痕,又像凭吊秦朝而落下的泪痕。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当时他在陕西任职,耳闻目睹了西夏大举进攻的惨状。
于是意气风发的苏轼不禁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他说:这块砚台就送给你吧,它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我要像班超一样,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去了。
我们都知道,苏轼能书善画,无时无刻不在跟砚台打交道。他也热衷于寻访各种名砚,是收藏、鉴赏、品评砚台的名家。
刚才诗中提到的王颐,还曾经送给苏轼一方“凤咮砚”,苏轼一看,喜不自胜,写诗大加赞美,说“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
要说这“龙尾”,是歙砚中的佳品、名牌中的名牌了,可凤咮砚居然能让龙尾砚蒙羞,也是极尽溢美了。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还没完。后来有一次,苏轼到了歙县,想求一方好砚,结果人家根本不买账,冷笑说:“你有凤咮砚,还要龙尾干嘛呢?”
苏轼很尴尬,又专门写了一篇《龙尾砚歌》来正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
古代文人与“文房四宝”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把书斋中的各种文房器物都看作朋友,砚台也因此获得了“石友”“石君”的美称。
在很多描绘文人生活的画卷里,砚台甚至会以非常重要的身份出现。我们今天以《山阴任伯年人物画册》中的一幅《竹林赏砚》为例来欣赏一下。
▲《竹林赏砚》清 任伯年
纸本册页 15.4cm×19cm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中,幽篁丛生、竹清石秀,一位文士倚坐在石头上,手捧一方砚台,正看得入神。
他身后的池塘边,一位小童正在撩水洗砚。主仆之间并没有任何交流,但两个人的行为都围绕“砚台”来展开,自然而然、和谐统一,给人以心无旁骛、一片澄澈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的尺幅非常小,大概只有我们手掌这么大,可以说是我们目前鉴赏过的最小的一幅画了。
任伯年之所以创作这么小的作品,是为了装帧成册,以便于在手中欣赏把玩。可即使是如此“袖珍”的尺幅,画家依然在用心经营,构图、内容、色彩,都独具匠心。
在“文房四宝”中,砚排最后。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砚台材质坚实,能够传延百代。
今天,当我们走入博物馆,看到一方方或质朴、或精美的砚台穿过历史、跨越时空,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眼前仿佛也会浮现出古人挥毫泼墨、奋笔疾书的身影。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