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草晴跳蚱蜢,花暖困狸狌
2020/9/2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对于生活在乡村的朋友们来说,很多昆虫都是他们童年的亲密玩伴,比如说蚱蜢。
小时候,孩子们都把它当成玩物,用来消磨时光,在它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
因为蚱蜢春生秋死,所以人们用歇后语“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来形容邪恶势力即将灭亡。
蚱蜢后腿健壮发达,擅长跳跃。明朝诗人钱宰就在《春日闲居》中提到了蚱蜢欢跳的场景,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春日闲居
(明)钱宰
霁日檐牙落,光风瓦上生。
草晴跳蚱蜢,花暖困狸狌。
标题《春日闲居》说明,这首诗是描写作者在悠闲生活中看到的春天景色。
诗中写道:太阳正从房屋的檐牙边落下,和风轻轻地吹拂着屋顶的瓦片。
蚱蜢在晴日斜照的草丛中,快乐地跳跃;花朵在温暖春光的沐浴下,美丽地绽放。野猫在花下晒着太阳,充满了困意,似乎都要睡着。
风和日丽,草长花开,蚱蜢欢跳,野猫懒卧,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猫困人闲,表现了作者生活的慵懒惬意。
这首诗的作者钱宰,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他晚年时曾经在明朝做官,因丰富学识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
因为年老,钱宰曾经多次申请辞官回家,但都被拒绝,一直到七十八岁时才被准许退休。
明人叶盛所编的《水东日记》记载了一个关于钱宰辞官的有趣故事。
有天钱宰上早朝时,即兴作诗说:“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第二天,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你写了首好诗啊,只是我什么时候嫌你上朝迟了?为什么不改成‘午门朝见尚忧迟’呢?”钱宰吓得赶紧谢罪。不久,钱宰被允许辞官回家了。
钱宰的这首诗用蚱蜢欢跳来表现春日美景,但其他描写蚱蜢的诗歌却呈现了不同的风格,比如“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描写的是蚱蜢在田间群飞时,声音如同风雨呼啸的可怕景象;“秋田蚱蜢横,暗野如飞蝗” ,描写的是蚱蜢群飞时,田野遮天蔽日的景象。
在古代,蝗灾时有发生,严重的时候,可导致农田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蚱蜢因其巨大的灾难性,成为古代农民最痛恨也最无奈的农业害虫。
蚱蜢的种类较多,其中有一种蚱蜢主要以竹叶为食,又叫竹蝗。南宋佚名画作《竹虫图》就描绘了蚱蜢吃竹、蝴蝶飞舞的场景。
▲《竹虫图》南宋 佚名
绢本设色 23.8cm×24.9cm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画面的左侧,几根竹枝簇拥在一起,竹叶茂盛,一只黄褐色的蚱蜢爬在竹枝上,正在埋头吃竹叶。
中间的竹子只剩下光秃秃的竹枝。
右侧的一根竹子竹叶稀少,一只蝴蝶立在竹子枝头。由于蝴蝶腿部纤细,乍看之下,就像它在竹枝上空翩翩起舞一样。
这幅画设色淡雅,构图简洁,笔触细腻,栩栩如生。画中的小虫,身体呈黄褐色,腹部饱满,翅膀透明,眼神明亮,正低着头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叶,似乎舍不得从竹子上抬起头来。
这幅《竹虫图》创作于南宋时期,虽然作者的创作初衷我们无从得知,但这或许与南宋频发的蝗灾有些许关联。
历史上,很多史料都有蝗灾的相关记录,其中《春渚纪闻》就记录了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一件趣事。
米芾在雍丘,也就是今河南开封杞县做县令,当时赶上天旱,蝗灾严重。
隔壁县的县尉灭蝗不力,就给米芾发公文,指责米芾把蝗虫都驱赶到他的县里来了。
米芾直接在公文后写了一首打油诗后将公文送回去,诗是这样写的:“蝗虫元是空飞物,天遣来为百姓灾。本县若还驱得去,贵司却请打回来。”面对隔壁县县尉的强行“甩锅”,米芾的回答幽默风趣,充满了文人风度。
从古至今,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捕蝗灭蝗,但是蚱蜢依旧和人类共生。
也许,这提醒着人们,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的不同生命应该在斗争中学会妥协和共存,大自然才能够维持平衡,人类才能够在地球这个美好家园中幸福长久地生活。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