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黍一炊。
2020/9/16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辰时,指现在早上七点到九点的这个时间段,也称食时、早食,是人们吃早餐的时间。
汉代以前,民间是一日两餐的生活方式,吃过早饭,人们要干一整天的农活,所以早餐就成了主餐。
随着太阳跃出地平线,人们在晨光中醒来,一顿早餐,唤醒了人们新一天的活力。
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诗人黄庭坚,去体验一下古人在辰时的日常生活。
十月十五早饭清都观逍遥堂
(北宋)黄庭坚
心游魏阙鱼千里,
梦觉邯郸黍一炊。
蔬食菜羹吾亦饱,
逍遥堂下叶辞枝。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到清都观游玩,在这里吃过早餐后,有所感触,便写下了这首《十月十五早饭清都观逍遥堂》。
诗人说:世人心存魏阙,心系朝廷,就好像那盆池中的鱼儿一样徒劳无功;人生不过如邯郸一梦,饭熟梦醒,全是徒劳一场。
我在这里吃蔬食菜羹,也吃得很饱很惬意。逍遥堂下大树的树叶,又开始掉落了。
诗一开篇,作者就用了几个典故。“心游魏阙鱼千里”,化用《庄子·让王》中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阙”,指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是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魏阙”也是朝廷的象征。
“鱼千里”,用了《关尹子》中的典故,鱼儿被困在鱼池里,把石头做的假山当作岛屿,把鱼池当作大河,它在里面来回地游,自以为游过了几千里,实际上还在原地。这是指人对于世俗的执着追求,徒然无益。
“梦觉邯郸黍一炊”,引用了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里“黄粱一梦”的典故。
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也好像鱼游盆池、黄粱一梦一般,所有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这表达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
诗最后的“逍遥堂下叶辞枝”,意味深长,荡开一笔,描写逍遥堂下大树叶落的景象,也包含着天地万物,自然消长,枯荣有时的意味。
辰时,万物苏醒,雾气在江河上蒸腾。相传,龙能够腾云驾雾,经常隐匿在云雾之中“见首不见尾”。
于是人们认为,辰时之所以是一天雾气最浓的时候,是因为群龙都会在这个时候行云布雨。
这时的一缕炊烟,给充满神话色彩的清晨,增添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息。
清晨的鸡啼犬吠唤醒了人们,屋舍人家的烟囱开始升腾起阵阵炊烟。烟雾在屋顶氤氲散开,像是一笔不经意的水墨,铺陈在水雾凝结的画布上。
今天我们就在明代画家唐寅的《震泽烟树图》中,来感受一下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温馨画卷。
“震泽”,是古代九泽之一,其实就是太湖的别称。这幅《震泽烟树图》采取了两岸夹一水的构图,描绘了太湖一角的村舍炊烟。
▲《震泽烟树图》明 唐寅
纸本浅设色 47cm×3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近景,右下角的水岸曲曲折折,岸上修竹丛生,郁郁葱葱。
三三两两的茅草屋隐匿在竹林之中,屋顶的炊烟缓缓升起。
画家用赭色晕染茅屋的屋檐,被炊烟掩住的竹子墨色很淡,凸显出了炊烟在空气中弥漫的特征,以及水乡人家浓郁的生活气息。
房屋下方,可以看到数条溪水缓缓流淌,最终倾注在湖水中。
曲岸浅滩处的港湾,可以看到有四艘船只,或在岸边停靠,或在水中锚定。
画面中景的太湖,波浪滔滔,湖水浩淼。
画面远处,山崖高耸,岩石嶙峋。
湖水、炊烟,和水岸、渔船,一动一静,在对比中营造了一派旷远清逸的境界。
这幅画笔法工细,构图简洁,布局疏朗有致,具有浓厚的江南生活气息。
画卷最上方,有唐寅的题诗。前四句写道:长江的东侧是水的国度,这里有一个大湖叫“震泽”。湖周围有七十二座山峰,其中夫椒山最大。
紧接着的四句,诗人写道:耿敬斋是和我相识了十年的老朋友,他就居住在夫椒山中,过着昼耕夜读的生活。
诗的最后六句,诗人说:我将友人的居所描绘下来,这里烟树苍茫的景色宛如一幅水墨画。
我曾经也是为名利奔波忙碌的人,如今只想拂去往事,期待和朋友在这里过鱼羹稻饭的日子,平淡地度过晚年。
唐寅在画卷上不仅记录了友人日常生活的一瞬,也留下了自己耕读田园的美好愿望。
辰时,东方旭日初升,村舍掩映在深静的树丛中,一派恬静悠然的氛围。家家户户早起生火做饭,飘渺的炊烟为生活增添了一份诗意,展现了平淡的人间真味。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