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知己:李白与杜甫·初逢
2020/9/29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在星汉灿烂的古代诗坛,有不少著名诗人都是知己好友,在所有的诗坛好友中,李白和杜甫一定是最具话题度的一对。
人们对这两位旷世诗人的关系津津乐道,有的说他们是偶像和“粉丝”,也有人认为他们互为知己、情同手足。
我们今天即将开启的“诗书画中的诗坛知己”系列,就从“李杜”二人说起。
赠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杜甫和李白共同生活在盛唐的开元天宝年间,尽管两个人实际交往的次数并不多,但却结下了深厚友谊。这首《赠李白》就是杜甫记录与李白初次相逢的一首诗。
这次见面发生在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的夏天。当时,在唐玄宗身边担任翰林供奉、如日中天的李白遭遇了仕途危机。
在朝中权贵的谗言毁谤下,他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沿黄河东下。这一年,李白43岁。
这时候,年纪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因为没考中进士,仕途也遇到了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在大唐的东都洛阳相遇了。
杜甫虽然年少成名,但在名满天下的李白面前,毕竟还是后学之辈,因此,他对李白自然是非常景仰的,而李白对这位小友也是爱护有加。
二人见面之后,结伴东游,并且遇到了大诗人高适,三人同游梁宋、访古赏幽、切磋诗文、酣饮纵酒,度过了长达三个月的时光。临别之际,杜甫非常不舍,于是写了这首诗赠与李白。
诗的前八句,杜甫叙述了自己的状况:客居洛阳两年以来,我经历了太多勾心斗角的事情,这让我厌恶至极。
面对朱门富户的锦衣玉食,我宁愿只吃粗饭菜蔬食不果腹,也不愿沾染这恶臭腥膻。这样的境况,让杜甫不禁有了求仙逃离的想法,但是难道就没有让他养颜益寿的青精饭吗?
当然不是,只是自己苦于无钱买大药金丹以绝迹山林,也就是没有归隐求仙的条件。
尘世难以容身,求仙也不可得,这就是杜甫当时的感受。于是他转而向李白诉说:就拿您来说吧,在朝中也是难得的英才了,如今也从名利场中脱身出来,寄身山林、寻幽访道。如今我们有幸相遇,同游梁宋,不如相约一同去寻求仙草吧!
临别之际,杜甫借这首《赠李白》,诉说了对尘世污浊的愤恨、对李白高洁志向的歌颂,以及对二人珍贵友情的珍惜。
我们通常习惯于从诗作中去感受李杜的精神世界,而对于他们的形象,似乎也是约定俗成的,杜甫一定是身形萧索、眉头紧锁,而李白往往白衣长髯、飘逸洒脱。
现存最早的一张李白的画像,是南宋画家梁楷创作的《太白行吟图》。
▲《太白行吟图》南宋 梁楷
纸本水墨 81.2cm×30.4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这幅画不设任何背景,人物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画家用简括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李白背手行吟的身形,用淡墨氤氲出随风飘飞的衣袂,而人物的面部则用较浓的墨色细致描绘,刻画出炯炯的双目和专注的神情。
梁楷的这种画法,在画史上被称作“减笔描”,特点是用侧锋疾驰行笔,线条简单而富有变化。
以这幅《太白行吟图》为例,在描绘“诗仙”李白形象的时候,并没有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是通过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笔墨,诠释了李白潇洒狂放的性格,虽然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简代密,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李白潇洒狂放的性格不仅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也渗透在他的书法里。传说《上阳台帖》是李白传世不多的墨宝,透过它,我们有幸得以一窥诗仙翰墨的风采。
▲《上阳台帖》 唐 李白
纸本草书 28.5cm×38.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卷草书书帖共25个字,书写的是这样一段文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据后人推测,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曾经一同游览了王屋山,并且到阳台观寻访旧日的道友司马承祯,到达后才知道对方已经仙逝。
在他留下的画作面前,李白睹物思人,于是留下了这幅书帖,既概括了王屋山的万千气象,又表达了对司马承祯的仰慕。整幅书法写得雄浑苍劲、气势飘逸,与浪漫豪放的“诗仙”风度高度统一。
一首赠别诗《赠李白》,一卷草书《上阳台帖》,为后人留下了李杜二人初次相逢的见证。
这次见面,被现代诗人闻一多形容为“青天里太阳与月亮走碰了头”,认为这是堪比“老子见孔子”的一件文化盛事。从此,“诗仙”与“诗圣”结下了终身不渝的友谊,留下了千古相传的佳话。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