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笋真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
2020/11/26 18:05:00 东方卫视诗书画

    

    

     说到美食珍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诸如“熊掌”“燕窝”这样珍贵的食材。不过,我们现在并不倡导吃这些东西。

    

     一来,是因为这些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应该受到保护;二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大家已经找到了很多替代品,既可以保证我们摄入营养,又能避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实际上,与那些珍贵的食材相比,作为最简单的食材,一蔬一笋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鲜美真纯的味道,就地取材的便捷,让它们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今天我们来品读一段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体会当中隐藏的哲理。

     《随园诗话》节选

     (清)袁枚

     熊掌、豹胎,

     食之至珍贵者也;

     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

     牡丹、芍药,

     花之至富丽者也;

     剪彩为之,

     不如野蓼、山葵矣。

     味欲其鲜,趣欲其真;

     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

     《随园诗话》是袁枚创作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其内容包罗万象: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从如何谋篇炼句,到诗的修改、鉴赏、编选等等,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含,在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今天的这段文字,选自《随园诗话》的卷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熊的足掌,豹子的胎盘,是食物当中的最珍贵的,但是如果不加烹调生吃下去,那还不如吃蔬菜竹笋。“生吞活剥”在这里用来比喻文章生硬地抄袭和模仿。

     牡丹、芍药,是花卉当中最富贵华丽的,但是剪裁花纸、彩绸制成的假牡丹和假芍药,不如真的野蓼山葵。这里的意思是强调“假文章”不如“真性灵”。

     味道要追求鲜美,兴趣要追求本真。人必须知道这些道理,之后才可以与他谈诗论词。

     在清代诗坛上,袁枚以“性灵说”诗论独树一帜,主张“诗写性情”,从诗歌的创作内容出发,要求诗人抒发真情实感。

     在这段文字里,袁枚用食材和鲜花举例,说明了诗歌创作应该从人的本心出发,华丽的辞藻和堆砌的典故,并不能为文学作品增添美感,反而不如真情实感的朴实文字更能打动读者。

     就好像蔬笋真味一样,在山珍海味的衬托下,更显得天然鲜美,让人难忘。

     袁枚在34岁的时候辞官,在南京购置了当时隋氏家族的废弃园林,并改名为“随园”。

     这座园林的前身,有人认为就是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袁枚辞官后对随园进行改造,把它建成一个集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清幽迷人的私家园林,吸引了诸多文友聚集于此。

     袁枚也正式开始了悠闲的归隐生活,世称“随园先生”。从34岁到82岁去世,在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里,袁枚市隐于随园,创作了大量表现自我性情的诗篇,成为“乾嘉诗坛”赫赫有名的诗坛将领,引领了一代诗风。

     不仅是倡导“性灵说”的袁枚,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对“一蔬一笋”偏爱有加。

    

    

     曾经有人问齐白石,为什么我画的蔬菜,跟您画的看着不一样呢?齐白石说,你通身没有“蔬笋气”,怎能和我画的一样呢?

     齐白石经历过田耕劳作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熏陶,把自己最本真的一面注入艺术创作里,获得了简单却最能打动人的作品。袁枚亦是如此。这样的“真趣”,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除了“至真至简”的意趣,对于中国文人来说,“蔬笋”还带有“淡泊归隐”的内涵。画家钱选的代表作《三蔬图》就是这样一幅淡泊清雅的作品。

    

     ▲《三蔬图》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97.6cm×4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是赵孟頫的老师,在宋元更迭之际,赵孟頫选择了入朝为官,而钱选走上了另一条路——退隐江南。

     他把后半生的时间,都用在绘画、作诗和喝酒上,虽然名字不那么响亮,但作品却十分有价值。《三蔬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里,绘有瓜、茄子和青菜三种蔬果,看上去生机勃勃。瓜藤和茄子的植株上,花朵繁茂,果实累累。一旁的青菜茎白叶绿,三种瓜果的枝叶上,连脉络和藤丝都清晰可见,笔法细腻,色彩明丽,充满田园乐趣。

    

     这幅《三蔬图》的线描精细柔美,设色清淡典雅,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虽然沿袭了宋代院体画“精致工细”的画风,但设色不再浓艳,而是趋向于清淡。

     整幅作品,布局开阔舒展,格调清新高雅。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并不是画在绢本上,而是用纸本绘制,体现了作者高超娴熟的技巧。

    

     钱选还发展了在文人画上题写诗文的传统。在他传世的绝大多数作品上,都有自己的题诗或跋语。

     这种格式,广泛被后来的文人画家所采用,逐渐形成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

    

     有趣的是,在这幅画作的上方,还有乾隆皇帝御题的“秋圃真香”四个大字,并有乾隆和高士奇二人题跋的诗文,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喜爱之情。

    

     这两位并不“淡泊”之人,如此欣赏这幅作品,想必是被当中的“蔬笋气”打动内心某个角落了吧。

    

    

    

    

     《诗书画》系列新书现已面世

    

    

    

    

    

     《诗书画》播出时间

    

     每日17:50,东方卫视《诗书画》与您不见不散。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东方卫视诗书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