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症的家庭管理
2023/2/1 15:00:00 首都健康科普

    

    

    图片/源自网络

    

    01

     自我观察

    

     每日晨起测量血压,血压稳定一周后可每周测量2-3次,记录血压情况,观察血压动态变化。

    

    02

     定期就医、按时复查

    

     每月一次门诊复查,向医生出示一月内的血压情况,医生会根据血压控制情况,用药反应等确定下次复诊时间。一般高血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善的体格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测,心脏超声和外周血管检测以评估心血管病风险。

    

    03

     按时服药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调整用量,服用时间,切忌自行停药。随诊时向医师全面反馈药物服用后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评估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04

     生活方式配合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科学运动,保持低盐饮食,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05

     掌握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

    

     经常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造成的血压升高。

    

    06

     掌握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记住常用降压药的服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定时服药,不多服、不漏服。

    

    07

     学会评估和监测

    

     高血压患者应在4~12周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肾病、既往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若其能够耐受应将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08

     康复内容和措施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适合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可能使血压下降10~20mmHg,可以使部分轻度血压增高者免于服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显著升高、必须服药治疗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则有助于增进降压药物的疗效、减少所需药物的剂量与种类。

    

    09

     运动、心理等的注意事项

    

     鼓励参加中等强度运动(微微出汗,心跳约等于170-年龄,休息10分钟内可完全恢复),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左右。时间选择在下午或傍晚为宜。血压不稳定时(>180/110mmHg时暂停运动)

     缓解心理压力,调整睡眠;避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多培养兴趣爱好,适当变换环境,劳逸结合,避免生闷气或发脾气。1、长期坚持低盐膳食: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日之内,减少烹饪用盐,避免酱油、黄酱、咸菜、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作者:吴淑云

     扫码关注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首都健康科普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