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谈颜面:何处为颜?颜值差异说明什么问题?
2018/12/14 4:30:00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多数人认为颜面就是脸面,人活脸面树活皮,颜面尽失、颜面扫地都是指丢了面子。其实人们在这里说的只是“面”,没“颜”什么事儿。

    

     “颜”到底指的是什么?

     颜是面的一部分,特指两眉、两眼中间。颜(顏)是形声加会意字,从彦(yàn),形声;从页,会意。与头颅有关的汉字都有页这个偏旁,比如颅、颧、额、颈、项、颐等。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颜,眉目之间也。”段玉裁注:“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按《说文解字》,颜指眉目的中间,包括内眼角、鼻梁上端(山根)。按段玉裁的解释,颜局限在两眉中间。

     无论如何,颜只是面的一个局部,当然也是重要的一个局部。

     这么一说,颜色就不是脸色,而是特指印堂的光彩和色泽。

     中国人善于察颜(言)观色,老朋友好久不见,见面就说彼此气色不错。中医看病诊断讲究望、闻、问、切,望诊首先就是要查看颜色。

     印堂发亮被认为踩到点儿上走好运,印堂发暗则被认为要走霉运,甚至会有血光牢狱之灾。

     俗俚村语不足为凭,巫医卜相之说现在又往往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到底有没有依据呢?当然有。

    

     “颜”在中医里的具体意义

     在中医里,印堂和山根穴都是督脉所过,是经外奇穴。

    

     督脉属阳主温热,属于奇经八脉,运行元气,发源于小腹丹田,出会阴过肛门沿尾椎直上颠顶百会,然后下行到印堂、山根、鼻梁,过人中止于上牙龈中间。

     两眼之间目内眦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睛明穴),上行过眉头(攒竹穴)交汇于颠顶百会,然后沿督脉两侧下行,终止于小脚趾外侧。

     颜(印堂、山根)被人体最热的督脉经过,又被次热的足太阳膀胱经包裹,正常健康的人当然应该是发光、发亮的。

     如果颜色灰暗、晦暗,甚至出现黑斑、暗点,那一定是督脉或膀胱经出现了不够热(阳虚)或过冷(阴实)的问题。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心理和情绪,身心有问题势必影响工作和生活,所谓倒霉不走运也是顺理成章的。

    

     “颜”的病理及治疗

     随着空调、冰箱的普及,中国人不顾自己的体质而盲目接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冷饮、生食等饮食习惯的改变,再加上食品污染,农药、兽药残留,以及滥用抗生素等医源性疾病,导致大量人自伤阳气,体内积聚阴寒之气。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面色和颜色的晦暗。尤其可怕的是这种饮食习惯对儿童的戕害。

     幼儿本是纯阳之体,现在却有很多儿童阳气不足,发育迟缓、不换牙、不长个子、尿床、厌食,有的甚至有鼻炎和哮喘。

     这些孩子的山根处有青筋(静脉血管)横过,发蓝发暗,那是寒湿入血、肾阳衰微的表现。

     用针刺艾灸加温阳的中药调理,配合饮食,禁忌生冷、水果、冷饮等,大多能消除症状,山根的青筋也最终能消失。

     有人或许会说,那印堂发红、发亮就是身体好。也不尽然。中医讲中正平和,不能走极端,过寒或者过热都是病态。

     印堂的光泽有阳气充盈的影响,也有阴血润泽的帮助。

     有黑气、黑斑说明邪气过重,没有光亮且发暗说明自身阳气不足,过度发亮、发红说明火气太旺,干枯发红说明阴血已经耗干。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重度躁狂、整夜失眠的女士,她的面相就是面色潮红,两个颧骨和印堂红赤。

    

     我按清热泻火的治疗原则,为她针刺治疗,印堂穴起针后,从针孔不住往外流血,血色鲜红。

     当时我没有用棉球按压止血,而是让血尽情流,直到自然止血,患者的两个眼窝都结满了血痂,看着都吓人。但是当晚患者便能安睡,最终治愈。

     另外在临床上可以观察到,面色和颜色发黑、发暗的患者,被针刺印堂穴后,一周或两周复诊时可以明显看到其印堂和眉毛下的皮肤颜色开始变白、变亮,明显区别于周围的皮肤颜色。这就是中医说的阳气来复。转运也是由此开始的吧。

     道家修行把印堂作为上丹田,功夫修炼到一定程度可以凝神出窍,紧闭双眼却可以通过印堂感知外界,此为出神。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马王爷都有这个本事。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习惯在印堂上点些颜色,印度人自不必说,中国人“对镜贴花黄”贴的也是这个地方。

     小孩子受到惊吓后,惊啼哭闹不能安卧,也可以在这里涂点儿朱砂,给那些作祟的鬼怪一点“颜色”瞧瞧。

     郭立中教授坐诊信息

     一、宁西门诊部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地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面万达金街东区。

     电话:400-025-1200

     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23号。

     医院联系方式:025-83291236

     三、雨山中医馆

     坐诊时间:周日全天(隔周)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湖西中路1570号。

     坐诊详情及网上预约、挂号请点击公众号首页【寻医问药】查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