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辅周:6克茶叶救人命,药物可治病,亦可致病
2018/12/24 4:30:00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蒲辅周先生(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四川梓潼人。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
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在几次传染病流行时,他辨证论治,独辟蹊径,救治了大量危重病人,为丰富、发展中医临床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强调保胃气,是蒲老学术思想中一个极重要的特色。
他认为:在患病之初,体尚壮实,强调祛邪即是保胃气,邪气一除,胃气自能通畅。
他又主张祛邪用小剂量,如轻舟之速行,尽可能祛邪不伤胃气,这样可杜绝病邪乘虚复入,流连不愈。
对于久病正衰,主张大积大聚,衰其大半则止。
在疾病调理上尤重食疗,认为药物多系草木金石,其性本偏,使用稍有不当,不伤阳即伤阴,胃气首当其冲,胃气一绝,危殆立至。
他曾举仅用茶叶一味,治一热病伤阴的老年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系中医研究院家属,热病后生疮,长期服药,热象稍减,但病人烦躁、失眠、不思食,大便七日未行,进而发生呕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服药吐药。
病者系高年之人,病程缠绵日久,子女以为已无生望,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询问尚可救否。
询问病情之后,特意询问病者想吃什么,待得知病者仅想喝茶后,即取龙井茶6克,嘱待水煮沸后两分钟放茶叶,煮两沸,即少少与病者饮,他特别强调了少少二字。

第二天病家惊喜来告:茶刚刚煮好,母亲闻见茶香就索饮,缓缓喝了几口未吐,心中顿觉舒畅,随即腹中咕咕作响,放了两个屁,并解燥粪两枚,当晚即能入睡,早晨醒后知饥索食。看还用什么药?
蒲老说:久病年高之人,服药太多,胃气大损,今胃气初苏,切不可再投药石,如用药稍有偏差,胃气一绝,后果不堪设想。
嘱用极稀米粥少少与之,以养胃阴和胃气。如此饮食调养月余,垂危之人竞得康复。
后来他回忆说:愈后同道颇以为奇,以为茶叶一味竟能起如许沉疴。其实何奇之有,彼时病者胃气仅存一线,虽有虚热内蕴,不可苦寒通下,否则胃气立竭。
故用茶叶之微苦、微甘、微寒,芳香辛开不伤阴,苦降不伤阳,苦兼甘味,可醒胃悦脾。
茶后得矢气,解燥粪,是脾胃升降枢机已经运转。能入睡,醒后索食即是阴阳调和的明证。而少少与之,又是给药的关键。如贪功冒进,势必毁于一旦。
后来蒲老的孩子曾治一暑温后期、正虚邪恋病人。病者合目则谵语,面垢不仁,发热不退,渴不思饮,自汗呕逆,六脉沉细,病程已半月左右,由于服药太多,患者一闻药味则呕,以至给药十分困难。
在父亲的食疗思想启发下,用西瓜少少与之,患者竟得在一夜之内热退身和。
事后蒲老来信说:能知此者,可以为医矣。五谷、瓜果、蔬莱,《内经》云为养,为充、为助,其所以最为宜人者,不伤脾胃最为可贵耳。
他也反对病后过服营养之品。他曾治一乙脑患者,在恢复期由于机械搬用加强营养的原则,牛奶、豆浆日进五餐,以至病者频频反胃,腹泻。
见其舌苔厚腻秽浊,劝其将饮食逐渐减少为每日三餐,不但反胃腹泻好转,健康恢复反而加快。
蒲老多次讲,不要认为药物能治万病,服药过多,不但不能去病,反而打乱自身气血的调和,形成药病。
一九五九年在广东休养时,给原国家科委某负责同志治病。当时病者问到,近年来每天中、西药不断,但反觉精神萎顿,胃口不好,自汗,到底是什么原因,并求妙方。
待详细询问了病情、服药情况后,认为是服药过多,反而打乱了自身阴阳的平衡,劝其停药调养。
病者谓:天天药不离,尚且不适,如停药恐有他变!
后来在其反复劝导下开始停半天、一天、两天……停药半月后初觉不适,后来反日见好转。
愈后这位同志到处讲:是蒲老把我从药堆中拔出来了。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郭立中教授坐诊信息
一、宁西门诊部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地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面万达金街东区。
电话:400-025-1200
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23号。
医院联系方式:025-83291236
三、雨山中医馆
坐诊时间:周日全天(隔周)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湖西中路1570号。
坐诊详情及网上预约、挂号请点击公众号首页【寻医问药】查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