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教你处理缠人的痰湿瘀
2018/12/31 4:30:00人人知医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阁主老师,把脉要注意什么呢?
先辨虚实。




遇到痰湿瘀的脉怎么解决?
两种方法:化和利。 

在辨脉的时候,首先应该辨虚或者实。
虚脉是能量不够,实脉是能量过盛。那到底是哪个能量过盛或者不足呢?
接下来就辨的是气和液,那么气和液,到底是气的能动性不足,还是温煦性不足?这表示的就是气阴和气阳的关系。
接着就是液,那它是寒水不足还是热水不足,是寒液不足还是热液不足呢。这时候就辨别液的寒热和阴阳。
气和液的阴阳寒热辨清楚了,再继续辨下去,就是我们后面说的那五种变化,水湿郁瘀痰。
比如这个地方水过盛了,形成了一个小的水坑,那风再吹,这个水坑里面的水只能在水坑里面打旋。
它不能通过这个水坑直接溢出去,就算终究有一天会吹干,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湿的状态,那我们就要来把它化开。
化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给它挖个沟,引流。第二种方式是加温,加温能增加它的循环速度。

所以对于湿的化解我们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叫做化,化就是增加它的热度,就是阳性。
第二种方法是利,就是排出去。
那么以此类推,刚才我们说的痰。第一种叫寒痰,寒痰我们要化它,和前面的水湿瘀是一个道理。
第二种方式是清,因为它已经不属于正常的水液代谢的状态,所以要把它从身体内排出去,所以这是清、利的过程。
那作为瘀来说,对于血瘀而言,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
第一种叫做化,增加它的温度,让它融解为我们可以运行的正常的液。第二种就是排出体外。
把这些道理都搞明白了,我们想想看作为S中医的治疗,就变得格外的简单,格外的明了。
所以它的根本就在于脉的准确性。
而脉的准确性来源于我们对能量的理解,对于这样的一条不断的,不同的状态下一直在运转,运行的过程中的S环的振荡、变化、改变能量的,这样的一种体验和体会。
只有把这样的能量感受到了体会到了,我们才能够应手而得,才能够效如桴鼓。
同样的道理,刚才我们说了如果有个小水坑,它无论是化还是利,方法只要正确了
解决它是迟早的事情。
方太集团邀请函|您的中医情怀,需要这样一个温暖的平台!
郁脉是怎么形成的?
水、湿、痰、瘀脉如何?
气液: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