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懂中医,这首歌曲也能打动你的心
2019/1/1 4:30:00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弘中国中医传统文化

     圆中国健康强国之梦

     作者:樊新荣

     MV及配乐: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

     阴阳五行明 脏腑经络精

     理法方药多变通 精髓在其中

     内经达温病 实践贯古今

     岐伯仲景各家功 仁和又精诚

     一个整体观 两个总纲领

     三因四诊五行断 六淫七情八纲辨

     未病须先防 既病乃防变

     千年中医寰宇显 保我炎黄子孙健

     银针捻在手 良药笔下走

     行家医术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手把寸关尺 眼查天地人

     轩辕文化蕴育了岐黄医术魂

     神州孕国粹 历久弥新存

     院校师承继教行 薪火永传承

    

     中医情怀,这是多少代中医药人所具有的一种高尚品质、高尚情感与高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中医药人的家国情怀、职业情怀与文化情怀的高度概括。

     源于中医情怀,在中医情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就是“四明”文化观。包括明学理、明医理、明情理、明真理。

     中医情怀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四明”文化观核心理念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漫长岁月中,凝聚着中医情怀的“四明”文化观对中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什么是情怀?情怀,对人生走向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一个有情怀的人才会有信仰、才能够不断坚定信念。

     从古至今,凡是对历史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是具有情怀的人,都是让情怀转化为一种信仰、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与一种梦想,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我们都知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从宋明以来已深入士大夫思想意识,也融入了历代爱国仁人志士的精神追求当中。

     家国情怀是成为“良相“的必备条件,也是成为”良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情怀无论对于做“良相”,还是成“良医”都是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中医情怀,对成为“良医”有着重大影响。“良医”,首先要是医德高尚的医生。

     唐初孙思邈“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汉王充《论衡·率性》:“古贵良医者,能知笃剧之病所从生起,而以针药治而已之”。

     明末著名外科名医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就足可为今世医家之典范。

     明末进士范风翼评价说:“吾里若虚陈君,慷慨重诺,仁爱不矜,不张言灾祸以伤人之心,不虚高气举以难人之请,不多言夸赞以钩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己之私。”

     美国乔治敦大学主编的《生物伦理学百科全书》将《医家五戒十要》称为世界最早的“一部医学道德法典”。

    

     “良医”其次是指医道高明的医生。国医泰斗关幼波教授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医乃名医,儒乃达儒”。

     一个医道高明的医生必定品性高洁、资质超群,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磊落光明,绝非浪得虚名者可比。

     一代代中医药人传承的是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在为中华民族繁衍的过程中,在为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将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药发扬光大。

     中医的“四明”文化观,凝聚着中医情怀,具体来说,其核心内容就是,一明学理,做到继承创新,教书育人,明辨操守;

     二明医理,做到德技双馨,救死扶伤,明辨笃行;

     三明情理,做到情暖百姓,和谐医患,明辨是非;

     四明真理,做到弘扬中医,惠及民生,明辨真伪。

     无论是明学理、名医理、明情理,还是明真理,无不体现着中医情怀的精髓与本质特征。

     中医“四明”文化观,是从对祖国医学的执着热爱,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竭力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入手,不断坚定光大弘扬中医药文化自信与决心。

     人人知医,人人自医,2019,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郭立中教授坐诊信息

     一、宁西门诊部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地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面万达金街东区。

     电话:400-025-1200

     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23号。

     医院联系方式:025-83291236

     三、雨山中医馆

     坐诊时间:周日全天(隔周)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湖西中路1570号。

     坐诊详情及网上预约、挂号请点击公众号首页【寻医问药】查询。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