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主讲故事(22)病这个东西啊,没有照着书得的
2019/1/24 4:30:00人人知医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 瓦楞子 ---

     瓦楞子:性平,味咸。归肺、胃、肝经。

     功效: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主治:顽痰积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大医派是从公元六百八十二年开始创派的,截止到今天传承未断,二十三代人,总共是一千三百三十六年的传承。

     我是第二十一代的传人,我的恩师他老人家现在还健在。

     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么一个特别可爱的老头,一天领着我们一帮半大老头在山上面学习,在上面总结古今中外的医学,然后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下来把它做成一个传承。

     所以在我三十五岁,上山二十四年之后,回到了我们山下,开始行医。

    

     那么行医的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成长的历程。

     从2005年到2009年这四年之间,一直在我们的南方,在南京工作。

     从最早的时候治疗一些常见病症,头疼脑热、发烧咳嗽感冒。

     但一年到一年半,尤其是两年之后就发现,我想治一个感冒这个事情特别地难。

     因为来的病人没了,全部都是一些西医上不肯治、不愿治、不想治的病人,那就是癌症、癌症、还是癌症。

     四年时间平均每一天治疗的病人超过一百位,而其中将近四五十位都是癌症病人。

     我每一天面对的,作为一个医者来说应该要让生命逐渐地辉煌,逐渐地转向更好的状态才对。

     结果我呢所要面对的是死亡、死亡、还是死亡。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中,到2009年的时候我决定,回归到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之中来,回到一个中医者应该具备的那样一种医疗状态之中来。

     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仅仅面对一两种看似很复杂但局面很狭隘这样的一种状态中。

    

     当然这四年之中,也是我个人的医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成长的过程。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大医派传承下来的脉诊,就得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成长。

     离开南京之后回到陕西,从一家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诊所重新做起,在里面待了七天。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从来不做广告,所以经常有朋友问我,阁主你给我一张名片呗。

     我会很淡定地告诉他,对不起,阁主从来不明着骗人。

     所以呢,不做广告,叫“不看广告,看疗效。”

     那么回到陕西宝鸡第一个治疗的病人是谁呢?是我的助理。

     坐了七天冷板凳,没有一个人上门,这个悬殊差异化是很大的。

     想想看,一个月以前在南京,一天看一百二十个人,提前挂号要一个礼拜到两个礼拜才能挂上号。

     黄牛可以把挂号费炒到五百钱块、一千块钱。结果回到自己的生我、没有养我的老家,要坐冷板凳,悬殊很大。

     就开始给我的助理,人家感冒,我说你让我给你治治吧。

     人家说老师,我吃个白加黑就好了。

     我说你不用吃白加黑了,那个东西对身体不健康。

     你让我给你治治吧。

     他说,老师,我买个康泰克就可以了。

     我说你不用买康泰克,你让我给你治治吧。

     孩子在我的穷追猛打之下,我说你要不让我治,明天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孩子一想,算了,我还是让你给我治吧。

    

     那一诊脉,我特别特别地开心,为什么特别开心呢?

     从十一岁我上终南山,三十五岁下终南山,学了整整二十四年,背了那么多的处方,下山那么多年之后,我终于把麻黄汤给用出去了,典型的麻黄汤证。

     你说我能不开心嘛!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笑话?

     其实你们到临床上会发现,我们原来学的那些最基本的、最传统的方药,没有一个能单独用的,可能单独用的微乎其微。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啊?

     说明病这个东西啊,没有照着书得的。所以它很神奇,很神奇。

     这个麻黄汤的煎法服法是什么样的呢?

     先煮麻黄,减二,去沫,纳余药,再煎,煎到什么程度?复取二升。

     去渣温服七合,然后将就法如桂枝汤同。

     需不需要啜粥?无需,也可。

     当然你要在比较冷的环境之中,那喝一点也没有关系。

     结果神奇般地,当然在我的意料之中,我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喝过中药的八零后的孩子来讲,他就觉得神奇的不得了。

     第一顿药喝完之后,他就觉得他脸烫身烫全身烫。

     然后呢,那个汗就忽忽悠悠、晃晃荡荡,就漐漐汗出。

     然后呢,他又喝了第二顿,汗就出透了。

     他就觉得喷嚏也不打了,鼻涕也不流了,浑身也不酸困了。

     这个很爽快、很爽快就给我找了第二件事情干。

     第二天一大早,九点钟我上班,他八点钟就给我打电话。

     说阁主老师啊,咱今天能不能提前上班?

     我说你昨天感冒了,今天好好休息,咱九点上班,反正去了也是大眼瞪小眼,对吧?也是相对无言。

     他说,老师,今天你不会相对无言了。

     我说怎么啦?

     他说我今天领了五十个人来让你看看。

     我说你哪有那么多人呀?

     他说我七姑八姑、九姨十姨、大舅二舅,一大群都是我们家亲戚,你今天得免挂号费。

     我说我就好像没说要收挂号费,好吧?

     然后从早上八点多九点钟,一口气看到下午四点钟,所有病人全部搞定。

     或针或推,或拿或灸,或药,也就是要么外治、要么内治,下午四点钟终于把所有的病人全部送完了。

     这样之后,这就从第三天开始,病人量就徐徐地上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又面临前面我说过的问题,又是癌症扎堆,又是不孕不育的扎堆。

     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我长的也不像观世音,对不对?

     老是来一些不孕不育的人。

     最经典的是,我们云南曲靖那个地方,曾经有一个阶段,他们去我那看病呀,拉个大卡车就开过去了。

     十几个、二十几个人,然后一打听都是不孕不育。我说你们怎么凑到一起的,太神奇了!

     那么由于这样的原因,在2009年一直到2017年,这几年之间,我又换诊所换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换的距离城市更远。

    

     我特别想找一个有山有水、没有人的地方,能让我清净清净。

     但是作为一个医者来说,没有办法,你只要走上这条路,你的身后是没有路的,你只能一个劲儿的向前走。

     所以我说作为一个中医人,他所面临的是一条什么路呢?不归路。

     只有向前走,只有不断地去总结,不断地去奋进,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成长,你才能对得起你叫医、中医,这样的一个名字。

     才能对得起老百姓走到你跟前,那一声“大夫”,叫出来的那种心声。

     所以我很讨厌别人叫我医生,你叫我医生,我总觉得我是个做生意的。

     叫我大夫,就感觉很好。似乎我是上大夫系列的,对吧?

     感觉不一样,其实呢,这也是我们中医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插图|蓓蓓

     流感来啦,葫芦娃快找阁主去问防治措施!

     阁主讲故事(20)治病治不了命

     阁主讲故事(21)我们的十七八岁是这样不同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打卡站桩、筑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