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看“病”,要用你的灵性去探究生命的内涵
2019/1/28 4:30:00人人知医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阁主老师,不看“病”看啥呢?
要有整体观。



看的是身心一体的这个“人”?
不错。

一个痴迷于医学行业的人,他说十句话三句都不离本行。
聊来聊去呢最终都会扯到医学上来,这都是难免的一种现象。
因此修得身心合一,这是人生的一大境界,也是医家的一大境界。
绝大多数的医所关注的是一个人生的病。
你生了什么病,你有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样的感觉。
但我想问的是,你所谓的这些感觉,是谁感觉到的?
是你的身还是你的心,如果是你这个心感受到的,那没有这个身,你的心感受到的是什么?
如果是你的身感受到的,没有你的心去明辨,你告诉我你这个身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所以身心,始终我们要关注它是一体的。
所有临床的症状,所有最终判得的症候以及我们用来诊断的方证,最终得到处理的方药,给施予谁?
施予身心一体的叫做“人”的这个东西。
给他我们就要找到途径,用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它呢。
我们叫做万物皆可入药,也叫做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神。
灵是什么呢?灵是智慧、洞察、觉知。
或者简单地讲,知我可行逆天者为灵。
什么意思呢,他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可以去影响周围的不同,并且把这样的不同能够延续并且持续下去。
如这个桌子是木头做的,那么大自然之中如果没有灵的出现,这个木头长得再好,它会不会成为一张桌子呢?
它是变不成的,如果变成了,这个木头成了什么呀,就成了精,木头精。
那我们一般把精和什么连在一起说呢——灵,精灵。
所以他还是有灵之物,有灵的状态就是他可以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并且把这样的一种改变以一种方式能传承下去,能继续下去。
我们叫知我可行逆天,知我是什么意思呢,可以区别、区分开主体与客体的差异有何不同、有何而同,这是一个灵的状态。
征稿启事
《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新书征稿中
投稿联系:18031118509(微信同号)
点击链接查看征稿详情↓↓↓
征稿|《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要出新书啦!

一起成长↑点击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