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夜,我被人人自医的线下课程“落选”!
2019/2/4 4:40:00人人自医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脚踏实地方得禄,好高骛远皆成空。

     昨天刚刚在人人自医线上学习群中公布了3月份有机会参加初级班共修的名单。

     我竟然落选了!

     一开始不太敢相信,因为早前1月份申请报名的时候,我连线上学员都不是,当时很轻松就得到了1月份线下学习的机会。

     可机缘不巧,因当时刚刚换了新的工作还在试用期一天假也不敢请,思前想后主动放弃了那次机会。

     我理所当然的以为后面机会还很多,申请也不麻烦,但偏偏造化弄人,当我这次又轻松地报了名准备缴费时,没想到人人自医居然拒我于门外了。

     我的情绪有些失控,从沮丧到些许愤恨,开始在群里为自己辩解,主张说仅仅按照打卡和每日心得分享次数来排名的,虽然貌似公平,但其实也有片面。

     自己也在努力,变化明显,为什么不能给一次机会?

     我以为这种争取应该可以扭转局面,因为各位组织内的师兄都是很通情达理的。

     但我又一次错了,师兄们虽然一面温柔的安抚我,但另一面却是依然“铁面无私”。

     他们给出的理由虽然些许“冰冷”但是也确实掷地有声——

     群里的老师辛苦统计数据为了谁?为了他人放弃他们多少自己学习休息的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维护一个积极向上的群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

     而做为群内的一员,在拒绝按群规做事的那一刻,您在回报给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什么呢?

     只看到自己的学习成长,是局部观,考虑更多人的感受是整体观。

     一个学习中医的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高,是有多么高的整体观。

     阁主拒绝一小时一万元的高薪讲课费免费给有发心做文化传播的师兄们做义讲,他挑选的不是学习有多努力的人,而是挑选的心怀天下,甘愿为更多人付出艰辛的人。

     如果只选努力和水平,阁主的弟子里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博士生导师就好几个。师兄能理解吗?

     痛定思痛,这一思考就是一晚上。

     想到8年前我就开始备考金融工作专业上要用到的CFA资格证书,可是每次缴了价格不菲的报名费,等一箱书寄过来时,我却连用手翻几页的工夫都没有。

     想到我在日本留学时立志想将来做“时尚买手”,毫不犹豫花88万日元学费参加周末时尚学习后,却没有坚持到最后。

     想到我在淘宝网上动一动手指购买一大堆中医书籍时的“洒脱和豪爽”,而之后大多数书却停留在翻一翻便被我束之高阁的惨境中。

     我又想到参加索达吉堪布智悲共修的课程期间的持续“状态不稳定”:激扬精进一段时间,又懒散颓废一段时间…..

     我还想到了太多太多被我半途废掉的一个个美好的“立志”。

     这些年来我为什么貌似奔波劳累却收效甚微,毫无成就可言?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紫尘阁主反复讲到作为真正中医人的修行,关键在于“务实务真”。

     强调“有时间多背汤头,多思考用药思路,而非抱着偏方秘方的一劳永逸的想法”。

     阁主讲修“福德”时,并没有宣扬让大家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岸之举,而是让每个人“从小入手”;

     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培养入手,把修行“日常化”,“生活化”,来提升自我的灵魂和自我阶层,找到理想中的真正的自我。

     我的问题,恰恰出在没有务实务真去真正把修行从小处做起做好这一“顽疾”上。

     打卡也好,每日几句话的分享也罢,貌似是不起眼的平凡小事,被我看做是形式而嗤之以鼻,但事实上要真正做好做到,却也不容易。

     单就拿每天按时起床和睡觉这件事,早上稍微因为些许懒惰思想,晚上稍微因为些看手机的拖延,都无法得到圆满。

     这恰恰证明了,世人都以为小而不愿为的事,才是真正能修行到我们心志的“大事”、“不易事”,才是最有价值的事,才是我们修身立命,获取积累福德的基础。

     或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日行一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些古训我们每个人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要坚持,却是需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毅力和耐力。

     在我眼中,读书晋级是大事,赚钱是大事,每日按时早起睡觉吃饭,打卡,太不起眼了。

     可是经历这次“被拒”,让我深刻理解到我连最基本的小事都做不好,连最基本的“德”行都轻视,哪里有资粮去积累福报呢?!

     佛教中常讲的“发菩提心”,“生清净心”,跟一个人的知识多寡,一个人的地位高低,一个人的财富声望,没有任何关系。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记载的贫女,用仅剩的一盏灯来供佛菩萨,胜过有钱人买千盏万盏灯的功德,甚至连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都无法将其吹灭。

     最后这位贫女成了佛陀。

     可见做事不是论大小,而是看发心。

     如果我认为打卡和群里分享心得是无用的,忽视各位组长师兄们的努力,认为这些事小,而只顾自己的“大事”去做,那么这是无法积累福德,最终无法成就大事的。

     昨晚我在佛陀面前发了愿,流着泪感激佛的大智慧,感激阁主苦口婆心以如此广大胸怀教化愚钝的自我,感谢感恩人人自医这个平台和各位师兄的“良苦用心“,让我久违地深深的反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执念。

     我发愿将在今后的日常点滴中踏踏实实去做到阁主所讲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真人不二境界,去积累福报资粮。

     学生 闫超 立志于2019己亥年立春前

     征稿启事

     《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新书征稿

     截止日期 2019年2月14日

     投稿联系:18031118509(微信同号)

     点击链接查看征稿详情↓↓↓

     征稿|《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要出新书啦!

    

    一起成长点击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