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请允我为您诵一部经——让心宁静!
2019/2/9 4:30:00人人知医 人人自医
点击蓝字关注
学习,让改变发生!

天地大观入吾眼
文章浩气起太初

手执莲盏 兰舟轻泛 只向琴音闻天籁
览天下 云苍苍兮 何处吾乡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凰筑瑶台 天如明镜新开

祈愿,祈愿
人能常清静
天地悉皆归

一分,一时
一时,一日
一日,一生

《内观经》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
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止,放之则狂;清静则生,浊躁则亡,人能清静内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静,其神则生。
神生则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静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说:形神俱妙,内外相应,自然与道合真。

人能清静行其至道于心,则谓之有此经。悟,即觉。达,即解。通,作了。
觉了则谓心有经。无经则未悟解,故有灾障,烦恼所生,若心了达,则无烦恼。烦恼既无,自然清静。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上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黄帝内经》

清静无为始见真
师父说:“让自己的内心回到原本相磨相荡的态势之中,回到如婴儿之未孩的无穷可能性中,我是如此的清净、自在、圆满。
一天、一月、一年、一生,时刻记得这样的状态。“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在外不分别,在内守静寂。关闭纷驰的妄心,启用真心与本心。”

清静无为是吾家
不染凡尘道根扎

道生于定静安虑 德生于无我践行
慈生于真诚博爱 善生于感恩良知
福源于快乐自足 寿源于珍爱生命
康源于顺乎自然 泰源于身心祥和
给大家拜年了
愿道德慈悲、福寿康泰集您一生!
——学生:黄译萱

你向我走来,我为你聆听,
聆听花开的声音,
新年伊始,请允我为您诵一部经
让心宁静!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

一起成长↑点击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自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