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入行保险10问:欢迎来到轻资产、重知识、强个人IP的时代!
2021/10/11 16:31:01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最近,一位非常优秀的同龄人,中大本科,休学一年,作为重要创始人,一手把某公益机构公益项目做起来。后面到美国某名校读硕士。他来找我咨询了解保险经纪人这个工作,做了很多功课。给我发了14个问题。昨天晚上我们聊了将近120分钟,我仔细地回答,开玩笑说:感觉聊出了一篇1-2万字的行业发展,和公司分析,未来前景的论文。

     摘录其中部分,和大家分享。

     注:有点长,但是写了很多内部工作方法、个人规划思路,花时间看完应该会有收获。可能每个人感兴趣的点不同,也可以跳着看。

     首先,写在前面:

     知识形态演进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1、现在的时代是轻资产,重知识和专业。不是靠关系营销,而是靠专业服务。

     2、但是光有知识和技术也不行,还重资源转换能力。同样的一项技术服务一家企业是赚一份钱,服务10家企业是赚100份钱,在抖音、小红书、知乎,服务10万客户又是另一个量级。

     3、更进一步,除了传统的个单销售,还可以借助资源方、渠道方,场景化、批量化销售,把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把资源变现。

     保险经纪人,这是一份极大激发人力资本的工作。一些普通白领在办公室,朝九晚五被雇佣来工作,他是把自己这份时间卖给老板,不对结果负责。

     保险经纪人的工作,则是低风险、轻资产、重知识、重能力的自主创业。

     多劳多得的制度使得个人收入没有天花板,年收入过百万的保险人大有人在,身边就有。明亚的销售经理,很多都是年入百万。我自己就是半个年入百万。而我才26岁,我还这么年轻,我觉得自己还很有空间。

    

     做团队能够赋能他人,创造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从传统的橙色组织到绿色组织、再到青涩组织。

     明亚有一点像北辰青年、微辣青年这样的创新性公益机构(分布式决策、更高的使命、反脆弱组织、整体性、自我管理、进化型使命)。

     利用互联网可以放大自己的影响力,服务千里之外的人,把个人的专业卖给许多人、卖很多次。对愿意精进专业、好好做事、资源转换能力强的人,是很友好的。

     对于想要一劳永逸、懒惰躺平、不劳而获的,既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也很难积累财富、信用、友情,获得事业的机会。

    

     Q1. 职业选择-你当时是怎么了解到做保险经纪人这条路的?当时是如何思考后做了这个选择?

     答:我本科辅修了金融,大三大四有在做一个金融教育创业项目,是商战+游学,游学会带学生到香港参加金融实习,去大型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实习做项目。

     保险行业内有3种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保险公估人更多是在财险,独立于保险公司和客户,评估一个案子究竟是否应该赔,该赔多少。类似会计师事务所。而人寿险板块的公估人就是医生,这个我们做不了。

     我是2017年年底的时候就在思考,想要做保险。于是上网查资料,了解到保险经纪人。当时保险经纪人其实还很少,比现在更加小众。我还是去了友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都参加了至少2天的培训,整体的氛围不是我想要的。描述一下场景:

     一来就问:你期待的年收入是多少?

     我问工作内容,就说:你要愿意分享。

     我当时是比较担心,我来自小城市,非常非常普通的家庭,身边朋友也非常年轻,这个行业,我能不能做好?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愿意给我解答。

    

     我来自三线小城市:潮州

     而在明亚,我经过5天的新人班的学习,其实已经对保险的逻辑、整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了解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未来的收入预估、职业发展、工作日常,也有一定的了解。到现在想想,新人班理解的这份工作,到后面都还都依然是符合现实的。

     我不是那种高开低走型选手,也不是爆发型的选手,如果一定要说,是厚积薄发型的,是比较稳妥的。也没有拿过什么新人王、超级大绩优。一定要说爆发,是在从业1年之后比较进入正轨,连续两年达成提前达成MDRT(百万圆桌会员)。

     其实到现在,我成交的客户70%都是网友、有过一面之缘的同学,没有还亲戚找我买保险。

     我的客户现在有212位(个人或家庭)。但从客户数据量上来看,这个成绩是不错的。很多工作3-4年的大绩优,客户数量也是这个数。

     但是,我经常开玩笑,我都是日常搬砖。我签重疾险,每张单的保费从5000到2万都有,家庭保障类保费在1万-几万都有。储蓄险从1万到30万都有。更多是小单,可能因为我身边的群体都比较年轻,保费不贵,就算买到50万保额,保费也只是在1万,一个家庭下来2-3万就差不多了。

     而且,因为大家比较年轻,收入还不算高,花钱的地方比较多,所以存理财型保险、养老金的需求和能力,都比较弱。

     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陪朋友和客户一起成长,朋友们的第一份保单是在我这里投保的,极大概率以后都会找我投保,我只要精进专业,用心做好服务,其实这部分朋友的后续开发空间还有很大:可以多次购买,可以买储蓄险,可以转介绍朋友,可以购买法律、税务、房产、学位、教育等等服务。

    

     Q2. 职业选择-国内除了明亚之外还有哪些主要的保险经纪公司吗?互相之间主要差异在哪里?

     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保险代理人转型保险经纪人,去哪家经纪公司最好?

     像明亚,是专注做中产个人及家庭的家庭综合保障配置,涉及保障类产品,也涉及也涉及团险、财产险。

     像永达理,是专注做家庭储蓄险,主要做年金和终身寿险。

     像大童,更多是科技驱动的服务型经纪公司。

    

     我们不要陷入对比小细节,各家公司各有优势。

     我们高屋建瓴,从大的角度来分析,从自己的愿景、价值观、目标,来倒推我们想要怎样的公司,如果实在决定不了,那就用排除法。拨云见日,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如果你追求:「我希望突破的:线上经营、年金终身寿等储蓄类保单销售、高端医疗」

     如果你追求:「是规划师,更是人生伙伴。把客户的利益置于我们的个人利益之上」

     那我们就希望说,可以在朋友们的每一个个人生阶段,都陪伴在他们身边。从毕业,第一份工作,买房,结婚,生孩子,升职加薪,孩子上小学,出国读书,结婚生子...这些重要的人生阶段,都能做他们的家庭财富规划师,能够陪伴和满足到他们需求。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愿景的话,那可能单一保险公司很难满足,难以做到某家公司公司产品,能适合所有客户,能满足所有需求。

     随着我们和客户一起成长,3年,5年,10年,他们的收入增加,财富积累,结婚生子,他们有更多元的需求,他们来找我们,或者,我们去提醒他们。

     我们能够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所在的公司能够销售市面上足够多的产品;我们自己是一位优秀的家庭保障规划师,我们在能力上专业,我们对于产品熟稔于心、信手拈来;我们和朋友们站在一起,他们信任我们。

    

     Q3. 展业-这两三年做过来的历程大概是啥样的?现在的日常和刚开始做的日常有什么不一样吗?身边人的态度看法有变化嘛?

     答:2019年前面半年会比较难,不过我还是坚持我在做的,主要工作日常:发朋友圈科普,写科普文章,做科普线上线下讲座分享。

     (我是从病友群开始,然后和一些做病友的机构合作,2019年刚从业的时候做的线上分享,到现在都还有人加我微信咨询。

     2019-2020年的更多关注在个人业务上,2021年就是在做团队(招募,培训,辅导),然后2021-2022年,也是在探索批量化、场景化销售,和提供家办综合服务。

     过程中学习不能断,

     前期更多是:学习健康保障类的知识,产品,健康核保。

     中期是:学习理财型、储蓄险产品,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明确我们的产品在整个理财产品中的角色和市场定位。

     到现在自己带团队,做组织发展,是:学习团队招募、培训和辅导,以及探索批量化、场景销售,和谈一些项目长期被动获客,这些项目敲定和转化有快有慢,影响力有深远长久的,有一次过的。

     比如我最近在做的:第三方管理服务平台合作、不孕不育项目、临床实验项目,人力资源平台雇主责任险,房产分析师高净值客户。

     关于个人影响力的,从个人、到团队,再到现在用知乎、小红书来破圈吸粉,再用项目来打造个人和团队专业的青年保险企业家。

     另外我也在做家族办公室的探索,整合法律、税务、房产、学位、会所等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同时也是全渠道获客,和多种收入。这也更能服务高净值客户。

     大额保单肯定是涉及到财富传承、税务规避、债务隔离的,在律师、税务师的帮助下一起谈单,成交率高得多得多。可能目前还没有太多这个客户的圈层,但是先做起来,专家、专业、能力和客户,都会聚拢起来的。

     参考:写给小仙女家族办公室的一封情书

     批量化场景销售、家族办公室、知乎小红书破圈吸粉,这是我自己在做的,独立于明亚。当然,我也都会开放给我的组员,和有需要的团队伙伴。与其各自为政,不如一起做。

    

     我开玩笑,我是我们团队最年轻的MDRT,95年。很多是已经结婚生子、在各自城市生活了好几年、十年以上,他们有自己身边的缘故客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而我们比较年轻,我们没有这些过往的积累,也暂时没有很匹配的圈层,只要一腔孤勇,闯进这个行业,所以更要靠自己开辟道路。

     另一方面,也可能这些姐姐们已经结婚生子,有一部分的时间要留给家庭。而我还没有结婚,可以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工作。

     身边人的态度:

     ①亲人:其实没有什么态度呀,因为我没有去跟他们推销保险,最多就是他们拿了已经买的保险。我爸妈前期不支持不反对,担心我做不好。后面我做好了他们蛮开心的

     ②同学朋友:其实不反对,有些蛮支持,信得过我的人品、专业和认真,会找我买保险,给我推荐客户,因为他们知道我是有主见、有判断力的人,我的选择不会错,而且我也没有去给他们推销。

     ③一些创业/企业主/资源方(律师/医生/税务师/房产人):他们思维开阔,愿意合作,会给我介绍客户,会给我引荐资源,一起把事情做大。

     有闺蜜问我:我觉得你很无私分享,不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泄露吗?

     我不怕。其实,很多人没有这些资源,也没有这个思维能力,也没有这个做事执行力,知道也做不到。很多人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真的一般。而且我还单身,他们很多都有家庭有孩子了,还有抽出一大半时间来陪孩子。我的时间除了休息,一点点谈恋爱,基本都用来工作了。

    

     Q4. 展业-现在自己的客户、展业情况如何?这些成绩能做出来有什么原因吗?

     2020年一边读研,前三季度达成MDRT(一个MDRT是大概是年收入40万,签单60-70万保费)。2021年是前二季度可以达成。

     有什么原因:

     ① 认可和热爱这件事(很认可保险的价值,认可咨询+销售+组织发展,希望自由的工作状态,喜欢多劳多得,职业天花板更低,希望放大自己的能力触发范围,更大程度变现)

     ② 个人能力和特质确实比较适合(爱分享,爱表达,爱帮助别人,爱公益,爱写作,爱讲课,喜欢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直达问题本质,喜欢讲大实话,不喜欢讲正确的废话)。

     ③ 比较认真,智商正常,工作能力正常(我觉得读过一本、甚至读过研究生的人做这份工作,在智力方面绰绰有余了,更多考验性格、做人、做事的逻辑、事情是不是细节做到位)。

    

     ④ 花了比较多时间

     ⑤ 大学时候有一些弱关系朋友

     大学参加了社团/公益组织/创业/实习,所以认识了一些小伙伴,我们有些都只是一面之缘,或者没有见过面,但是长期的各方面输出,加上人比较靠谱,导致大家买保险会想到我。

     ⑥ 比较需要钱+家里没有助力

     我每个月会给我妈妈转一些钱,每年还有一些保单要支付,自己的花销也不少。而且很多人都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所以一定要先做好自己,别人能够更有支持和帮助你的机会。

     没有伞的孩子,就要自己会跑。跑着跑着,你甚至强大到成为别人的依靠,可以给别人遮风挡雨。我都试过,一个小女孩,晚上一两点去派出所接人。平时处理一些纠纷、异议、闹事,就更不必说了。

     曾经想成为大哥的女人,没想到活成了大哥。

    

     Q5. 展业-做经纪人之前的人脉资源是不是从业的重要资源和前提呢?更具体问,如果现在身边人年龄在25-35之间,就算能发展成客户,但可能会选择保额保费不那么高的产品,而个人能服务的客户又可能有上限,这样会不会最终的收入“叫座不叫好”?

     答:其实我觉得不是。或者,前期做起来需要一点缘故客户和弱关系客户,但是后面转介绍,自己做IP吸粉(不用意味IP很高大上,我朋友做理财IP小红书1-3万粉丝一天可以加微信700,一个月净收入10万,而且只是前期)。

     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pass掉300万靠营销、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未来还有很多人会被行业淘汰。但是靠专业、强资源转换、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的人,会越做越好。

     参考阅读:众生都将就,你更加认真专业,就能获得红利

     现在的时代是轻资产,重知识和专业。不是靠关系营销,而是靠专业服务。

     但是光有知识和技术也不行,还重资源转换能力。同样的一项技术服务一家企业是赚一份钱,服务10家企业是赚100份钱,在抖音、小红书、知乎,服务10万客户又是另一个量级。

     更进一步,除了传统的个单销售,还可以借助资源方、渠道方,场景化、批量化销售,把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把资源变现。

     Q:更具体问,如果现在身边人年龄在25-35之间,就算能发展成客户,但可能会选择保额保费不那么高的产品,而个人能服务的客户又可能有上限?

     答:20万收入,每年花1万来买保险,是很正常的。10万收入花5000,比比皆是。每人5000元的保费,几乎人人都能接受。

     我的全部客户几乎都是25-35岁的。很多单身,没有家庭负担,愿意为需求买单,购买力是很强的,你看打游戏、买盲盒、买手办、去旅游、搞投资理财、买护肤品、买球鞋。其实85后、90后很理性,也很有危机意识,愿意存钱、愿意买保险。(我们有一整套需求分析的方式,来提升客户对保险这件事情的认可,让他们觉得保险是很有价值的,可能本来预算只有3000,但是聊下来之后预算变成1万,整个家庭变成2-3万,都是正常的)。

    

     Q:这样会不会最终的收入“叫座不叫好”?

     答:就算暂时他只能买5000、买1万,之后他可以加保、可以结婚生子一家人买保险、可以有理财的需求,可以做法律咨询,可以买房,可以买第二套房。把供应链整合好,服务把控好,分润谈好,每个过程都可以有不错的收入(这些专家也缺客户,而客户愁找不到专业人士)。

     我总结出来收入公式:收入=成交客户数量*成交保费*成交次数*佣金比例

     这个公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这里面影响我们工作/收入重要性排序,我认为是:成交客户数量>成交次数>成交保费>佣金比例

     成交客户数量:大单客户难得,更多还是家庭年收入30-100万的中产家庭。我们把这部分客户服务好。

     成交次数:这里指的是广泛意义的成交,比如找我们买保险、找我们多次购买、给家庭买、给我们介绍客户、给我们介绍组员、找我们推荐购买其他的服务。

     成交保费:如果我们只在一家保险公司公司,由于客户健康情况、对产品的喜好程度、预算等原因,我们没办法每一位客户都成交。这就是保险经纪人公司的优越性,只要客户有心想买,我们就能帮他们在预算范围内做出适合的方案搭配。举个例子,我自己本人有红斑狼疮,市面上98%的保险公司都不接受投保,但是就有且仅有两家保险公司可以接受。

     有人说,卖一份5000元的保单出去就很艰难了。

     但我的经验,个人客户5000-1万,家庭客户2-3万,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客户能够在这边买到他们要的产品,产品也不会价格虚高,他们花这个钱,能够买到每人50万多次赔付保额重疾险+3年癌症津贴+400万医疗险+100万意外险,他们觉得值得,自然会愿意掏钱。

     佣金比例:这个反而最不重要的。经常有人会问,你们经纪人会不会为了佣金更高,光给我们卖佣金更高的产品啊?

     不会,推演一下。

     情况A:我推荐好产品,做个整个好方案,客户觉得满意,投保家庭总保费3万。

     情况B:我推荐得不好,客户上网一查,根本就是薅我羊毛,那你不愿意投,或者只买了5000。

     就算后者我佣金100%好了,也只是拿到5000元,为了这5000元,我丧失了客户的信任、后续的多次成交。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再者,各家保险公司的佣金其实是差不多的。明亚也做了一个佣金平滑机制,把所有收回来的佣金放到一起,拉平,所有产品佣金都一样,经纪人就安安心心推荐好产品,把成交客户数量、成交次数、成交保费,做起来就好了。

    

     Q6. 展业-有给客户推过香港产品吗?本身是否可以这么做?以及现在封关后有受到什么影响吗?

     答:私聊。

    

     Q7. 展业-经纪人处理理赔和代理人处理理赔有什么区别?经纪人如果之后不做了,客户找谁?

     答:保险合同上,甲方是保险公司,乙方是客户,我们是服务人员。

     就像我们去法院打官司,不管律师是不是离职,判决都要执行。事实上,保险人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客户可以直接去找保险公司理赔,该赔还是会赔。只是我们帮客户去办理,他可以省时省力。

     找代理人和经纪人,正常来说没有区别。

     一定要说,因为代理人是属于保险公司的人,拿的是保险公司的工资,屁股决定脑袋。保险代理人在理赔纠纷中能做的其实很少。而经纪人不属于保险公司,是独立第三方,帮客户据理力争地理赔,更加没有顾虑,反而,理赔成功帮到客户,我们会很开心。

     对于我们来说,理赔就是最大的服务,我们这个服务是帮客户解决问题,也是增进信任,更是二次开发,一个重疾理赔的客户就是一个转介绍中心。

    

     Q8.我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也可以做保险经纪人吗?当保险经纪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答:有业内前辈写到:

     每个赚到钱的人,都是全身心投入,而且如痴如醉的。

     保险营销,是标准的勇敢者的游戏。

     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适合创业者。

     打工心态的选手,做保险经纪人会很不适应。

     保险经纪人,是0底薪高提成的职业。这个商业模式的精髓,是砍掉了在无产出人员身上无效的成本支出,而对有产出、创造利润的人员进行高比例利益分配。

     想要在这一行业混日子、搭便车、吃大锅饭,是做不到的。

     这是一个对强者绝对公平、对弱者很不友好的事业。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知道选择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你知道方向对了,时间就会告诉你答案,你了解趋势和规律的力量,你愿意走窄门而不是宽门,你愿意隐忍、愿意谦恭、愿意延迟满足。

     最高处、最甜美的果实,是属于创业者的。

     如果你看明白了大趋势大赛道,看明白了保险经纪0成本创业的模式,你很适合做保险经纪人!

     保险经纪行业是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行业,所以自律自驱、自我管理强的人,在这里可以如鱼得水,因为你不用自买单、不用开会、不用背推销话术、不用讨好领导。

     时间如何支配,全在你自己。你想要用时间去换取金钱、荣誉,或者想要用时间去陪伴家人、逛街看展见朋友,都是你自己可以灵活安排的。

     这份工作绝对不轻松,但是时间很自由。

     你不觉得是在加班,而发自内心深深地认同,我是在为自己工作,我可以做出更大的成就。

     但是,但是,对于不能管理自己时间的人,一定要慎重进入保险行业,因为这里没有人约束你,有大把的时间给你浪费,你可能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浪费的不是老板的时间,而是自己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总说,自律自驱,是新保险人最重要的特质,比学历、背景更重要。

    

     只有是不是一定要能说会道?保险经纪人不是耍嘴皮子,我们赚的不是能说会道的钱,而是帮客户需求分析、挑选配置方案、长期服务、长期陪伴的钱。

     我们要为人正直、掌握专业知识,逻辑清楚,表达清晰准确,能够长期服务。

     这如果是这样子,那其实不愁客户不买单。我们就想想自己,我是要一个口若悬河的保险销售员,还是一个很稳妥的咨询顾问?

     我喜欢那句话,你是怎样的,中国就是怎样的。

     你是怎样的,保险经纪人就可以是怎样的。

    

     Q9. 团队-自己在明亚加入的团队如何?团队平均收入情况怎么样?leader、团队其他成员大概是怎样的背景?

     答:

     团队排名:几乎稳定全国前10,经常前5,最近前3

     收入:全职经纪人每月平均4万,中位数2.8-3万

     背景:各种名校,各种海外名校,中大华师都是正常的

     支持:培训体系是:线上团队新人训练营培训知识+思维,线下公司新人班培训实战研究,3个月新人成长陪伴,小仙女一对一复盘辅导。

     拓客:大家客户都是自己开发,所以佣金才这么高。但是小仙女会有一些项目,需要优秀靠谱的小伙伴,所以你先锻炼起来,我会给每个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分出来让大家一起做的。

     其实,多说一句,都是前10的优等生,但我觉得前10都非常优秀,虽然我们是「优等生」,但我不觉得第一名就是最好的,适合才是最好的。

     优秀团队肯定有优秀的人和管理培训经验,但也存在人太多,有时顾不过来的问题(这个和读研选择大的实验室还是小的实验室类似)。

     可以综合考虑引荐人、团队,有些团队年轻人比例更高,有些团队是宝洁系,有的是能够在大西北杀出一条血路,在宁夏成立分公司。

     可以在前10、前20里面去选择,选一个综合适合的。

     最后的最后,至于我和我所在的团队,我们是明亚保险经纪公司广东分公司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我们团队取名“安心”,意为【拥有保险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安心】,同时鞭策成员精进专业能力,让客户从咨询到投保再到后续的长期服务,都能安心、放心。

     我们的特点:

     高 学 历

     截止2021年1季度,我们团队在册人力248人,核心创始人分别来自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德国耶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香港大学等一流学府的学子,本科以上学历超90%,集合了金融、医疗、法律、媒体等丰富经验和资源。

     高 业 绩

     2020年,明亚·安心保险联盟新单保费达4500万,为3800位客户提供了超万份优质保障,保费规模在明亚全国团队中名列前茅。

     高质量培训体系

     团队80%以上成员均为白板转型加入保险行业的新兵,在完善培训体系辅导下,MDRT达成人数27人,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除了广东的大绩优,还孕育了福建一哥、河南一姐、陕西一姐、宁夏一姐、高峰会精英会员等。

    

     Q10.日常团队给到的支持是哪些方面?尤其是拓展客户方面,团队会给到怎样的支持?

     答:主要是培训、团队交流、团队长和引荐人督导。培训体系分为:全国培训、分公司培训和团队内部培训。每周一次大早会,已经沉淀了很多优秀的培训。不缺优秀的培训,像我前面回答的,在不同阶段,要学习的东西是不同的,我们学习是服务于目标的。

     全过程,我们都有非常优秀的同行者。

     前期把基本功打好,中期再做储蓄险、高端医疗险的专项攻克,后期做组织发展和管理培训。比起参加各种培训、支持系统,更重要的是,我们先思考,然后去有针对性听培训、看书、请教前辈、请教团队长。思考比如:

     1 我想要从这份工作中获得什么?我怎么样看待工作这件事?

     2 我愿意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3 我的3年、1年、半年、3个月目标,分别是什么?

     4 如果做保险经纪人,我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我怎么去补足?

     5 为了达到我的目标,专业、技能、获客,我分别打算怎么做?

    

     广东分公司培训(部分)

    

     团队培训(部分)

    

    


    

    

     团队新人训练营和课表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新人训练营给大家的寄语:

     大家好呀,欢迎来到我们第3期新人训练营,为了让大家快速成为知识上专业的保险经纪人,我们精心开发了这套课程。

     每天需要投入2个小时的时间,且部分课程后会有小组讨论,各位大咖导师也都是抽出宝贵时间辅导大家,所以要好好珍惜哦~

     希望大家可以早点掌握专业知识,面对客户不犯怵,趁热打铁,快速掌握,快速成长。学习期总是辛苦一点,但是过完我们就脱胎换骨了,有门槛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大家都是成熟的大人了,我们不会严格监控,不会催促你,大家自己安排时间学习,按时参加讨论哈。这和明亚的日常画风也是一样,需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才能自由~

     PS:

     1. 请认真看一下课表,不要着急,一节一节跟着大部队来上课,做作业,讨论就好。

     2. 导师不怕大家提问,但是我们要把每次都学习都记录、内化、沉淀,争取不要每次都问相同问题,也非常建议给同学和导师反馈,一起成长。能够给人反馈,是更高程度地掌握知识和能力。

     3. 偷偷说一句,同学们都是很强大的背景,强烈建议相互勾搭,组队学习,组队练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明亚文化让大家喜欢的因素之一,就是同事之间的友好氛围。

    

    —


     [关于保险行业]

     众生都将就,你更加认真专业,就能获得红利

     26岁女生,从外资银行辞职,来当保险经纪人,靠谱吗?| 明亚12问

     25岁,年收入30万和200万,十年后会有什么区别?

     写给新人小伙伴,也写给25-30岁的女生

     小白入行、没有底薪、对销售身份接受无能,我还能当保险经纪人吗?

     你的一天,价值3000 | 抓住黄金200小时,年入30万

     我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对自己狠得下心,下得了手

     你好,我是柔仙

     95后保险企业家

     用专业、高格调来做保险

     如果你也想加入我的团队,

     欢迎和我聊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小仙女的家族办公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